東方七日談︱雙贏!上海高水平開放,擁抱中外企業發展熱望
8月23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與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樂仁舉行視頻連線。
李強說,上海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建設“五個中心”,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西門子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企業,正致力於促進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與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分契合,雙方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博樂仁表示,西門子與中國、與上海淵源深厚,在深耕中國市場中實現了長足發展。將秉持開放合作理念,聚焦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深化拓展與上海的緊密合作,積極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共同推進科技創新,持續賦能產業發展,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建設高水平的開放平台,是上海孜孜以求並為之不斷努力的目標。
從設立首個自貿試驗區,到建立臨港新片區,再到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這些舉措推出的時間不同、側重點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高水平改革開放。而這個高水平改革開放的平台,不僅是中國企業的機會,也是全球企業的機會。
特斯拉最近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上海超級工廠年產能目標由“45萬輛”變為“大於45萬輛”。在其德國柏林超級工廠“延期生產”的背景下,位於中國上海的超級工廠承擔了更多全球交付任務。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其一個季度的出口量基本穩定在2至3萬輛,加上中國日益增長的需求量,實現了“出口”+“本地需求”的“雙電機”功能,為特斯拉第二季度的業績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臨港新片區過去2年間累計簽約項目765個,涉及投資額4478.31億元﹔新增企業40329戶,平均年增速53.7%﹔注冊資金增長約6742億元,同比增長310.8%,平均年增速218.5%。這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這個平台,並得到新的發展。
這樣的態勢還將延續,中外企業都將在這裡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
8月12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立比較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成為上海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的樞紐節點,基本建成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開放新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增長極,以及全球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地。
8月26日,《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浦東新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產業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將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六大硬核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以“六大服務經濟”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制造業規劃》提出,到2025年將浦東建設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引領、科技創新策源顯著、要素資源配置極佳、開放樞紐功能強勁的,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高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要地。
浦東開發開放30年,一大批外資企業在浦東獲得了快速成長。可以想見,未來5年,也將有一大批中外企業在此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上海打造高水平開放的平台,是一個互動、雙贏的過程。國內外企業匯聚得越多,上海越了解企業的訴求,改善營商環境的動力就更強﹔營商環境和軟環境越好,國內企業匯聚上海的動力就越強,企業能級的提升就越大。
搶佔先機、搶佔高地,上海張開雙臂正在等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