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殘疾人福利來了!鼓勵這些場所免費開放,殘疾人專用車輛有望減免停車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上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14項主要指標和10個方面的主要任務,明確對標最高標准、最好水平,到2025年,基本達到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相匹配的殘疾人事業發展水平。
確保“兩項補貼”目標人群100%覆蓋
在殘疾人社會保障方面,規劃提出,構建以最低生活保障、重殘無業生活補助為基礎,醫療救助為補充的殘疾人社會救助體制機制。健全社會救助標准動態調整和“一人一檔”精准幫扶工作機制,建立困難殘疾人精准幫扶資源共享平台,確保各類社會救助保障待遇殘疾人應保盡保,確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100%覆蓋。
規劃要求,對殘疾人補貼類社會福利制度適時調整。優化殘疾人信息消費、交通出行、家庭無障礙改造等幫扶制度,鼓勵城市公園、旅游景區、文化體育場館向殘疾人免費或優惠開放。對弱監護、無監護等缺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探索建立財產信托制度。
“十四五”時期,上海將進一步把符合條件的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引導商業保險機構對殘疾人實施優惠保險費率,鼓勵開發適合殘疾人的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商業保險產品。
新增2000張重殘養護床位
康復是殘疾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在專業康復機構建設方面,上海將增加康復服務供給,建成市級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為殘疾兒童提供以教育康復為主、醫教結合為特色的全面康復服務,並為低保、低收入困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提供兜底性長期照護服務保障。
在托養照護服務方面,上海將試點開展無法互相照料的老年人與其成年殘疾子女等老養殘家庭共同入住公益性福利機構,新增2000張重殘養護床位,努力實現對18周歲以上不滿60周歲的重殘無業人員特別是重度精神和智力殘疾人“應養盡養”。
在輔具適配服務方面,規劃明確,鼓勵科研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輔助器具研發、生產、推廣與應用,為5000戶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和一戶多殘的殘疾人家庭提供輔助器具組合適配,每千名持証殘疾人配備2名輔助器具工程專業人員。
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入學率超75%
就業是民生之本。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將加大對殘疾人創業的專業指導,搭建殘疾人靈活就業載體,鼓勵殘疾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居家就業。做大做強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多措並舉幫扶殘疾人實現勞動增收。到2025年,市級扶殘涉農示范基地達到20個,培育20名殘疾人創業領軍人才,推動殘疾人創業帶動就業。
特殊教育是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幫助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的基本途徑。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上海將著重發展以職業教育為重點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支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通過隨班就讀、特教班等融合教育形式擴大招收殘疾學生規模,實現高中教育階段殘疾學生入學率達到75%以上。
文化和體育是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主要途徑。“十四五”時期,上海將持續開發“線上線下文化”服務產品,“文化進社區”活動實現全覆蓋。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將建設不少於16個市級殘疾人文化創意基地,打造“陽光無障礙電影”“陽光藝術”“陽光閱讀”“陽光健身”等“陽光”系列殘疾人文化藝術精品。
研究殘疾人減免停車費政策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十四五”時期,上海將全面落實《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與管理辦法》,在交通出行方面,要求公共交通運營車輛配備語音和字幕報站系統並保持正常使用,逐步配置公共交通無障礙車輛。研究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對於殘疾人專用車輛限時減免停車費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停車場經營者免收或者減收殘疾人專用車輛停車費用。
在居住環境方面,鼓勵老舊居住區加裝電梯,進一步擴大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面,調整家庭無障礙改造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給予補貼,到2025年,累計完成1000家示范型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在信息溝通交流方面,“十四五”期間,110接處警、119火警、120醫療急救等緊急呼叫系統實現文字信息報警、呼叫功能,保障聽力、言語殘疾人報警和急救需要。對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人參加機動車駕駛資格考試提供字幕提示同步語音服務。開展殘疾人智能應用培訓,方便殘疾人使用隨申辦等應用軟件,幫助更多殘疾人接受便捷的社會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