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救助+服務 楊浦區五角場街道探索大數據“精准救助”新模式
“我真心感激五角場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和領導,是他們的付出,讓我們這個弱勢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6月15日,家住楊浦區五角場街道的周老伯拿著親筆寫下的感謝信,交到了街道工作人員的手中。信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感受這位年近七旬老人的真情實感。“是你們,讓我們覺得並沒有被社會遺忘,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周老伯給街道的感謝信
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直擊各個群體的“民心”中﹔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和關懷中。孤兒、失獨、殘疾、因病致貧……困境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何從中分層梳理、精准救助,是社會救助工作的一大難點。
近年來,楊浦區探索大數據“精准救助”新模式,今年4月,五角場街道作為楊浦區試點,建立了精准服務平台,嘗試通過大數據手段來輔助街道進行困難家庭的精准定位,為社會救助工作開啟數據賦能。
“紅、黃、藍”分級評估,編織社會保障網
據介紹,楊浦區率先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楊浦區困境家庭個案評估系統”,困境家庭個案評估系統集入戶調查、個案服務、數據維護等功能為一體,將個人的碎片信息管理,轉化為以家庭為單位的整體信息化管理。以人員情況(即救助類型)、住房情況、就業狀態、身體狀況、殘疾程度、家庭情況、勞動能力等維度為指標,對家庭情況進行打分,形成“紅、黃、藍”三檔服務對象。其中,紅色對象為85分以上的高度困境家庭,黃色對象為70-85分的中度困境家庭,藍色對象為70分以下的低度困境家庭。
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實現困境家庭信息動態管理,增加困境家庭大數據查詢統計功能,精准定位服務對象,為個案開展、分層分類精細化管理提供准確的數據依據。
大數據的背后,不是冰冷的。背后是一戶戶需要幫助的家庭,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智能化工具,為社會救助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為楊浦區困境家庭編織了一道科學智能、安全高效的社會保障網。
建立精准服務平台,實現大數據賦能
自2020年10月開始,楊浦區全面上線“社區救助顧問”制度。目前,楊浦已經孕育出一支由“街道救助干部+專業社工+居委會志願者”組成的社區救助顧問團隊,結合“智慧+救助+服務”的形式,打造了更多元的社會救助體系。
其中,居委和樓組幫助團隊下沉居民區,專業社工們則主要負責挨家挨戶“跑腿”,對“紅、黃、藍”三檔救助對象進行上門評估、精准排摸。
今年四月,五角場街道作為試點,建立了精准服務平台,嘗試通過大數據手段來輔助街道進行困難家庭的精准定位。
工作人員通過精准服務平台排摸情況
為了實現數據賦能,五角場街道首先在匯集了街道所有數據的基礎上,以各條線數據為基礎,建立了一整套關於重點關懷對象的標簽體系。將街道日常工作中需要關懷服務的民政救助對象、殘疾人、優撫人群、老齡、三支和無業失業6大類人群的自然身份進行了標簽化拆解,形成了3級,6大類,23中類,97小類的居民自然身份標簽。通過這些標簽工作人員可以快速了解到某一個家庭的整體情況,也可以根據身份類型,精准的找到某一類需要服務的群體。
然而,單一性的人群查找並不能完全滿足對於困難家庭的精准定位,因此,在標簽體系的基礎上,五角場街道建立了困難家庭權重指標體系。不同的身份標簽困難對應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困難,例如,針對低保家庭則需要提供經濟上的扶持,針對行動不便的“純老家庭”則需要提供陪同就醫,日常陪護等幫助。因此在給指標賦予權重時,需要考慮到不同人群實際的困難和需要獲得的幫助。
此外,當下的政策幫扶還有一些無法覆蓋的“隱蔽的角落”一些居民因為信息不暢通,未能享受應享的政策。因此,在尋找困難家庭的時候,需要將這些居民已經享受的政策服務進行逆向加權。從而發現一些曾經沒有發現的“沉默的少數”。基於上述標准,精准服務平台會實時更新當下街道內最困難的十個對象,提醒街道工作人員為他們提供高效、溫暖的服務。
周老伯一家就是這樣被工作人員發現的。街道工作人員調取了周老伯一家人的基礎數據,發現周老伯的兒子是刑滿釋放人員,且因為身體的特殊情況,無法正常工作。周老伯自身年事已高,其孫子依靠低保生存,一家人籠罩著陰霾生活。
街道“社區救助顧問”們仔細研究了周老伯家的詳細情況后判斷,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周老伯的困難,需要幫其兒子和孫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因此,街道工作人員嘗試和區域單位協調,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機會。做好了大量前期准備工作,“社區救助顧問”們終於敲響了周老伯家的門,給周老伯一家帶去了溫度和希望。
相關負責人表示,精准服務平台的價值,不是找到困難群體,而是要真正成為困難群眾的貼心人,為他們提供全程式、陪伴式顧問服務。
“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回應困難家庭多元化需求
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目前有戶籍人口約11萬人,享受社會救助的 579 戶783人,享受支內補助人員2588人。街道救助對象普遍有三點特質:救助對象人口結構老齡化﹔園區環境影響,轄區內救助人員對物質水平要求較高﹔高校氛圍濃厚,轄區內救助人員對教育水平要求較高。
“社區救助顧問”們關心弱勢群體
除了對像周老伯這樣整體困難的家庭的發現,五角場街道還嘗試了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信息化轉型。很多居民不知道自己能享受什麼政策,而之前的工作中,工作人員也隻能依靠上面問詢了解到居民的困難,再通過和政策匹配,發現這些對象。精准服務平台的建立,對這一工作有了極大的優化。
五角場街道居民楊敏今年74歲,丈夫於年前去世,唯一一個兒子為智力殘疾二級。因本人年紀漸大,無法很好照顧自己和兒子的日常生活,因此,想把將兒子送入精神病院,而后自己入住養老院。但因兒子無民事行為能力,老人也沒有監護人,雖然老人也曾自己找過一些養老院,但均因養老院規定而無法入住。
基層工作人員在排摸過程中了解到此情況,便聯系街道,針對其具體需求,以“整合+鏈接+陪伴”為核心,開展救助幫扶工作。先是整合鏈接安定醫院、養老院資源,解決案主家庭生活照料問題。未雨綢繆,咨詢司法所律師及公証人員,通過司法公証,一方面進行遺產公証、意定監護人公証,落實老人及其兒子未來監護問題,保障老人終老及其百年后兒子的贍養問題。
另一方面確保救助工作的合法合規性。由民政兜底作為監護人,通過司法公証,同時保障從事民政救助工作人員權益,規避后續潛在的糾紛風險,讓基層工作人員敢於救助,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解決困難群眾救助幫扶供需對接“最后一公裡”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獨生子女現狀,未來類似於該個案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多,該個案為后續相關工作提供了范本。”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街道還通過街道統籌、居委協理、專業社工介入,實施個案幫扶,回應困難家庭多元化需求的諸多案例之一。
6月是高校畢業季,大量畢業生畢業后難以找到工作,也不知道要繳納社保,因此,精准服務平台通過多個標簽疊加,如:年齡、工作狀態、無業失業等,縮小鎖定范圍,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了較為精准的畢業生群體。“社區救助顧問”們得到這批名單后開始撰寫具有溫度的信函,詳細的描述了畢業生可以享受的政策、申請的方式和利弊等,寄到了這些孩子的家中。
一封封有溫度的信函
家住在五角場街道的應屆畢業生小王就收到了這樣一封信函,由於今年的就業形勢緊張,小王一家正籠罩在“畢業即失業”的陰雲中,收到信函后,小王主動聯系了“社區救助顧問”,在街道和社區的“阿姨們”多方努力下,幫助他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精准服務平台就殘疾人補貼、退休人員、即將步入老齡對象等群體都進行了精准鎖定,居委工作人員不再需要大面積排摸,隻需要根據平台生成的名單“按圖索驥”就能快速找到之前未能覆蓋到的“隱蔽的角落”。
在針對單個家庭和個人的困難之外,五角場街道還進一步對群體的需求進行了挖掘分析。五角場街道設置了“睦鄰小廚”、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睦鄰中心等綜合為老服務站點,這些站點的設置都是根據區域內老齡人口的分布情況、長護險結構、年齡結構、困難程度等要素綜合考量的,力爭讓所有的居民能在5分鐘步行范圍內享受到身邊的為老服務。
社區居民徐阿姨說:“我從家走過來兩分鐘,特別方便,省得自己燒飯了,這樣的社區食堂我期盼已久。”這家食堂能受到好評,也源自街道前期調研對民生需求的精准排摸。
五角場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工作不僅更好地解決困難群眾救助幫扶供需對接“最后一公裡”問題,更是實實在在的走進了居民家裡,走進了居民心中,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
楊浦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楊浦將繼續堅持“智慧+救助+服務”模式,實現對困難家庭的陪伴式、長效式、全程式救助幫扶。利用數據賦能,深化個案服務的理念,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社會救助服務體系,讓救助手法更加精細化,救助內容更加個性化,救助方式更加多元化。
一件件小事的背后,指向的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核心要義——人民城市。上海始終將“人民至上”鐫刻在城市建設治理的每個細節裡,以不懈努力把“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美好願景化為現實圖景。治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上海這座超大城市,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五角場街道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