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普陀段沿線濱水公共空間,擁有景觀橋、文化雕塑、休閑廊架等多處觀景點,依托蘇州河畔特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文脈,這裡成為了居民拍照打卡、休閑游玩的好去處。近日,宜川路街道開啟“雲上觀景”模式,以視頻、美圖等方式,為居民介紹蘇州河普陀段的秀美景色。
“姹紫嫣紅,讓我們提前擁抱蘇河沿岸的濃濃春意。”日前,宜川路街道邀請綠容所副所長、綠化達人張旭,以導覽視頻方式,帶來一場“雲端賞花讀詩”之旅。
“沿著普陀區光復西路,從寶城橋至鎮坪路橋,沿途可以欣賞玉蘭、梅花、蠟梅、山茶花、樂昌含笑、福建山櫻花、紅葉李、大葉冬青等許多植物和花卉。二喬玉蘭是紫玉蘭與白玉蘭的雜交品種,時有淡淡的花香﹔紅葉李是櫻桃李的一個變種,常年葉片紫色,引人注目﹔染井吉野櫻是日本種植數量最多的櫻花品種,今年是暖冬,少部分櫻花已經綻放……”張旭的介紹引人入勝,“一花一景一詩”的內容在街道微信公眾號上一經發布,吸引了居民們的點贊轉發。
濱河步道、親水平台、疏林草地……日前,街道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張張美景“大片”,呈現出蘇州河畔的怡人景色,這些照片都來自於此前宜川路街道舉辦的“走讀蘇州河”攝影打卡活動,以供市民“雲賞蘇河”。
“走讀蘇州河”活動中,街道邀請三位“達人導游”,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副教授、上海市“建筑閱讀”文化志願者周培元,上海老年攝影家學會宜川支會會長馬培奇,街道綠容所副所長張旭,帶領街道機關干部和居民共同品閱建筑、飽覽美景、鑒賞綠化,游覽蘇河沿岸建筑以及蘇州河段貫通后的怡人景色。
游覽路線分為蘇河北岸和南岸,蘇河北岸路線途徑外白渡橋、上海大廈、郵政大廈……上海灘的風情扑面而來﹔蘇河南岸,漫步寶成橋、半島花園步道、上海造幣廠……歷史感與現代感相互交融。走讀過程中,“建筑達人”周培元講述建筑故事、“綠化達人”張旭分享綠化鑒賞和養護知識、“攝影達人”馬培奇教授用“鏡頭語言”記錄蘇河之美……居民們一邊聆聽一邊拿出相機記錄美景。
走讀團拍攝的照片
“參加‘走讀團’收獲滿滿,尤其是看到河岸開放后的環境、綠化、安全等都得到了全套升級,對蘇河貫通后的濱河美景更加期待了!”居民紛紛表示,“這個活動讓我們更了解蘇州河的變化,也更愛自己的故鄉了,希望街道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蘇州河就是我們的鄉愁。”
今年,宜川路街道2021年依托“丈量學堂”,開展“走讀蘇州河”系列文化活動,通過漫步打卡、線上分享等形式,讓居民在行走中學習,更了解身邊的故事,更熱愛自己的家園。
來源:綠色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