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建校95周年学术周,上音民乐系系列学术音乐会及讲座活动即将召开

2022年11月17日18:56 |
小字号

2022年11月17日—18日,恰逢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5周年学术周之际,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民族器乐的创新发展,特筹划系列学术活动,并开启上海音乐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期间,民族乐队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将举办音乐会,还将邀聚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理论家召开“新时代民族器乐创作研讨会”;此外,以刘英教授为首席专家的202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研究》研究团队还将举办5场学术讲座,以呈现该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本次活动将集中展现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教学、表演与学术研究的雄厚实力。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音乐会

时间:11月17日19:15

地点: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

本场音乐会将由多位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家带来多部著名作曲家的优秀作品。

节目单

上半场

一、《柳京之舞》

作曲|邓翊群

二、《风入松》

作曲|徐坚强

三、《思》

作曲|杨立青

四、《剑器》

作曲|徐昌俊

下半场

五、《咏笛——为一支E调竹笛而作》

作曲|秦文琛

六、《秋三阙》

作曲|贾达群

七、《琵琶图》

作曲|何训田 

八、《索玛》

作曲|周湘林

新时代民族器乐创作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既是推进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的研究工作,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民族器乐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研讨会将于11月18日15:00至17:30于上音歌剧院多功能厅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

主办: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

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

协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音乐艺术》编辑部

建校95周年——“春华秋实”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民族管弦乐团音乐会

时间:11月18日19:30

地点:上音歌剧院

本场演出将由吴强教授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演奏,为大家带来多部精彩纷呈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以此献礼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5周年。

节目单

上半场

一、《梨园鼓韵——为独奏中国打击乐、川剧锣鼓与大型民族管弦乐团》

作曲|贾达群

独奏打击乐|张佳婧

二、《红梅随想》

作曲|吴厚元

二胡|钟笑天

三、《龟兹盛歌》

作曲|周湘林

下半场

四、《阳光•大地》

作曲|王建民

古筝|李寒月

五、《越九歌•越相侧商调》

词曲|宋•姜夔

编曲|杨一博

演唱|长相知古诗词歌曲合唱团

六、《静夜思》

诗|唐•李白

曲|赵季平

编曲|杨一博

领唱|张宇

演唱|长相知古诗词歌曲合唱团

七、《湖上风来波浩渺》

词|李清照

作曲|于阳

领唱|张宇

演唱|长相知古诗词歌曲合唱团

八、《大河之北》

第四乐章“大平原”、第一乐章“士一燕赵悲歌”

作曲|张千一

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

五场学术讲座即将开讲

《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课题是对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的整体性研究,以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为时空坐标,以中华民族传统暨民族民间音乐的全貌为整体语境,以各民族器乐艺术的差异与共性为中心视角,秉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立场,从民族学、乐器学、民族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传播学、艺术管理学等多学科路径,对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历史的多线程源流脉络以及相互影响、广泛而丰富的当代乐器与器乐活态表演之存见与特征、原生语境中的民族民间器乐发展传承以及跨入专业院校与国际舞台的创作、传承与传播等展开广泛考察、系统描写、全面分析与深度阐释。作为该课题的系列活动之一,五场重要学术讲座即将开讲。

第一讲《二度田野·三证互释——我与博物馆的萨满乐器典藏与研究》

主讲人: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刘桂腾

时间:11月14日(周一)上午10:00

第二讲《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纲》

主讲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萧梅

时间:2022年11月14日(周一)13:30

第三讲《朝鲜族伽倻琴的演奏技法分析》

主讲人:延边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崔玉花

时间:11月18日(周五)上午10:00

第四讲《云南民族乐器通俗分类法》

主讲人: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吴学源

时间:11月18日(周五)13:30

第五讲《少数民族乐器的翻译“正名”问题》

主讲人: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吴学源 

时间:11月18日(周五)16:00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上音亦迎来建校95周年。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定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