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律师和“80后”AI项目经理,他俩不约而同来到这里……

“90后”青年律师薛昕怿和“80后”AI项目经理王正,两位原本互不相识的邻居,在疫情期间不约而同地站了出来,冲在抗疫一线……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不仅成为了小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抗疫侠”,也成为了彼此亲密的“战友”。
记者和薛昕怿约电话采访时,他刚好准备去帮忙发放爱心物资。“那我是不是要再联系一下王正?”“不用麻烦了,他就在我旁边。”于是,两位志愿者一起忙碌之后,又一起接受了采访。他们彼此补充着记者的提问,这份默契正是疫情以来一起搭档做防疫志愿者形成的。
浦西进入封控管理后,不少居民挺身而出申请当防疫志愿者,薛昕怿和王正也在其中。“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自己应该为社区出一份力。”当问起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他们异口同声答道。
薛昕怿(左)上门为居民送物资
成为防疫志愿者后,薛昕怿和王正事事都冲在前面。组织核酸采样、发放物资、发放抗原自测试剂、转运阳性感染者、协助居民配药……每当居民有需要,他们都能立马顶上。
华山花苑的第一次团购,就是由王正组织的。当时他了解到,小区许多居民家中鲜奶急缺,便想尽办法联系货源。因为团来的鲜奶物美价廉,王正的团购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肯定,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奶长”。薛昕怿则是小区里的政策宣传小助手。得知最新的防疫政策,他总是第一时间在群里和大家宣传;遇到居民有不懂的问题,他也会耐心地进行讲解。
两位志愿者还把各自的工作专长带到了防疫工作中。疫情前,作为律师的薛昕怿就一直在研究社区治理、居民依法自治的课题。封控以来,他运用自己的经验,成为了志愿者和居民们沟通的桥梁,将居民们的意见及建议第一时间传达给居委会,也让防疫政策在华山花苑推行得更加顺畅;在人工智能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的王正则十分关注小区居民的数据安全。小区每次发起团购,王正都会提醒“团长”们不要收集过多的信息,保护好“团员们”的个人隐私。这段时间以来,王正维护了2份幢户图电子表,使得分发物资、抗原试剂能做到不落一户。
在自我奉献的同时,王正和薛昕怿还在陈家巷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引导下,组织了一支防疫抗疫志愿者小分队,目前已发展到50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区也由封控区变为了防范区。“疫情形势开始好转,但防疫这根弦我们依然不放松。”薛昕怿说。
(来源:上海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