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抗疫“头雁” 党旗飘扬】等什么时候这波疫情结束了,我再退休!

2022年04月09日09:58 |
小字号

如果没有这一轮疫情,4月8日应该是欢送长征镇建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荣寿光荣退休的日子。

刚刚步入花甲之年的王荣寿,年轻时曾当过兵。他没想到,在临退休之际又要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只不过这次与他并肩战斗的不是军人,而是居委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他说,要守好基层防控一线的“最后一班岗”。

关键时刻,我不能走

今年元旦后,王荣寿就开始启动工作交接准备,着手规划退休生活,他想着用完自己没来得及的休假,提前一个月在家帮儿子操持婚礼。

然而,3月初发生的疫情彻底将自己计划搁置。建二居委先后接到多处楼栋封控管理通知,他召集居委干部和社区志愿团队,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新一轮核酸筛查启动以来,他与机关责任组成员以及其他居委干部留宿在居委会闭环管理,全身心投入服务社区。

作出这样的选择,终究还是因为王荣寿对建二放心不下。居民区辖有牡丹苑、河滨香景园、金江家园三个居住小区,管理着楼栋198个,居民2129户、5452人,这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30%,而居委干部只有7名,封控期间,每个人都超负荷运转。一方面既要执行好各项防疫手势,另一方面又要保障所有居民的生活起居。没有王荣寿这位“老法师”带一带,居委干部的压力可想而知。

才几天,汽油就耗了一大半

从封控第一天开始,几乎每个晚上王荣寿都守在居委前台值班,早上五六点开始工作,通宵干到凌晨一两点已是近期常态。每一次的核酸采样现场,也总有他的身影,不是在忙着维持秩序,就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一站就是大半天。

小区里有需要血透的患者,对方叫不到120,王荣寿就开来自己的私家车作为救护车,做好消毒不说,还帮过居民垫付挂号费;为居民配药助餐这种体力活,他更是不在话下。

就在4月7日,一名孕妇居民经过综合评估准许返乡待产,但是无法解决从家到车站的接驳。据了解,当天是近期这趟列车经停上海的最后一日,如果居民不能搭乘,后果很难想象。

王荣寿得知其情况后,叫来小区执勤民警,二话不说直接开上自己的私家车送产妇往车站狂奔。行程中,车辆多次被“哨卡”亮明身份和通行证件,得益于几人苦口婆心的解释和路上交警的通情达理,车辆最终到达目的地,而这名产妇也幸运地将将赶上这趟“末班车”。“我们刚走,动车就开了,再晚一分钟就迟了!”

连日来像这样充当“快递员”“摆渡人”的情况,王荣寿已经难以计数,他只知道自家汽车油箱里的油出门时是满的,现在已经消耗了多一半。

“别看王书记东奔西跑帮助不少人,其实他也只是硬扛。”居委干部们心疼地说,王荣寿的血压长期徘徊在160居高不下,连日来都是靠吃药扛住上岗。事实上,王荣寿身上还有一些当年打仗留下来的后遗症,每当疲惫,症状就会愈加明显,但他还总是想着让别人多休息,对自己的病轻描淡写。

现在不退休,才能对居民有交代

“我对建二最熟悉,关键时刻我留下来,大家开展防疫会更顺利些。”这份自信与担当,源于王荣寿十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2020年,他依托“邻里+”社区民生档案信息系统,在全镇首批建立“一居一账户、一户一档案、一人一表”,并应用到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后来的“七人普”、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创城巩卫排摸数据,对居民区人员底数、详细情况了如指掌。“王书记是我们居民区的‘压舱石’,有他在,我这里的压力也卸下来了不少。”居委会主任马瑛瑛表示。

大雁飞得远,靠的是领头雁,一个社区能不能运行好,基层党员干部是关键。王荣寿清晰地记得,在万豪担任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时候,居委干部和热心居民欢送他的场景。而建二居民区他待得最长,四年时间中解决了不少社区治理顽症痼疾,见证了“建德模式”的日益成熟,经历了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夙兴夜寐,促成了全区首台“按揭”加装电梯项目……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作为党员我不能退,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不敢退,作为退伍军人我得往前冲!”王荣寿笃定地说。

在他看来,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必须事事做表率,当好班子的“主心骨”。对待居民,要解民情、知民意,把群众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发力点。他有一个习惯,无论手头上的工作有多忙,每周都要走出办公室,至少抽出半天时间到辖有的小区走一走、看一看,问问居民有啥意见;对待居委干部,他认为不仅要注重传授本领提升履职能力,也要注重关怀。“在居委会干活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只有大家都好了,居委班子才能好。”

4月8日是王荣寿60岁的生日,他说:“等什么时候这波疫情结束了,我再退休!”

他们也有家,但对居民还是最牵挂!同王荣寿一样,所有的守沪者都不容易。让我们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抱怨,携手并肩,凝聚起人人参与配合、众志成城抗疫的强大合力,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来源:普陀长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