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这支7人手语团队,让数万听障者及时“看”到权威信息
3月22日,上海举行第130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同以往一样,现场所有镜头几乎都聚焦于发言席,但还有一支镜头对准了站在发言席一侧的手语翻译。在同步直播的视频画面上,手语翻译占到了整个屏幕的三分之一,这个画面比例,在以往的常规手语直播中是罕见的。
从2020年2月22日起至今,在市政府新闻办和上海市残联的安排下,一支多人组成的手语翻译团队在新闻发布期间每天轮班,戴着口罩站立一旁,对着直播镜头“解说”,为上海数万名听障人士提供了实时“观看”疫情发布会的平等机会,让这座城市里“沉默的少数”也能及时应对疫情、做好防护。
目前,这支队伍由葛玉红、顾忠、陈伊佳、唐文妍、寇辰珠、郭奕敏、萧亮七人组成。某种意义上,这一团队的故事,也是理解城市温度的另一个维度。
临场发挥,需分清内容主次详略
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密度大,时不时还会有很多专业术语和“金句”。比如今年3月17日,第1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多次提及CT值、核酸扩增阈值等专业术语,观众一时也难以消化。不少网友为手语翻译捏了一把汗:这么冷门的词语该怎么表达?
“像CT值,我就直接用手指字母拼CT,然后等专家去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阈值,我就翻译它是一个临界值,翻译和它相近的意思。”临场翻译并没有难倒唐文妍,已有16年工作经验的她来自上海市残联手语翻译团队,也是发布会手语翻译团队七名成员之一。
不少人以为,手语翻译可以提前了解发布会内容,才会翻译得如鱼得水,其实并不然。唐文妍透露:“我们和大家一样,都是不了解的,具体的稿子我们也是拿不到的。当有发布会的时候,我们会提前一天或当天被告知。最多也就是看到海报上有哪些领导出席。”
陈伊佳在手语翻译中
临场翻译会不会有压力?作为疫情发布会的第一批手语翻译之一,陈伊佳向记者坦言,刚开始参加时“心里也会有些没底”。比如新冠病毒这个词汇,此前大家都没接触过,陈伊佳便请教听障朋友,收集大部分人的意见,最后采用模仿病毒造型的打法:“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五指张开,放在拳头后方,模拟新冠病毒的样子,中间是一个圆球状,上面有各个触角。”
“电视画面实时播放,如果出现错误将是不可逆的。”成员郭奕敏说,必须一边听,一边想手势,还要一边做好“翻译”,要不停思考,使用简单的手语和便于理解的方式介绍最关键的信息,这也是每次手语播报的难题。
“对我来说,发布会压力不大。”团队成员顾忠是一名已有十多年手语翻译经验的“老法师”,他告诉记者,发布会手语翻译不求每个词都完整翻译,而是需要分清主次和详略,比如一些医疗专业术语,只需翻译大概意思,而像病例或隔离等关键信息,需要完整、清晰翻译。
顾忠是团队中唯一一名男性翻译,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男性手语翻译。从疫情暴发初期至今,他已参加十几场发布会。在他看来,与新闻翻译相比,疫情发布会要求翻译全程站立,时间也更长,一场站下来,对体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有时一场发布会翻译结束,腿都僵了。”加上有时天气闷热,一场发布会下来大汗淋漓,有时甚至感到虚脱。他自嘲:“可能是胖了。”
精准翻译,覆盖不同类型听障群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手语也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即便是同一地区的听障人士,对同一个词语的打法也可能不同,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手语习惯或用词都不太一样,这给发布会翻译带来不小的挑战。
顾忠是一名出生于听障者家庭的手语翻译,和其他手语翻译的风格有所不同,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就能靠两只手传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我的手语翻译有些地方化,偏‘上海话’,这方面我有先天优势,人家是张口就来,我是张手就来,所以很多聋人朋友说看我的发布会,能感受到不一样风格。”
工作中的顾忠
萧亮是团队里最年轻的手语翻译,今年刚加入上海市残联手语翻译团队。3月7日,她第一次出现在疫情发布会现场,为全市的听障朋友服务。萧亮告诉记者,她的策略是,如果第一次碰到没有解释的陌生词汇,就先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结束后讨论查询该词汇的意思,第二次再碰到时,再附带解释词汇的意思。
“刚开始确实会有一点紧张,真正开始翻译后也还好,毕竟基本功在那里。”萧亮坦言,有时确实可能会听不清发言人说的内容,就会比较紧张,但前辈告诉她,首先要消除紧张情绪,耐心、冷静地听完发言人之后说了什么,再把信息适时补充进去。
萧亮以往参加的翻译活动人数最多也就30人,小型课程培训翻译人数只有十几人,即便有听不懂的情况,也可以专门对少数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兼顾所有人的理解。但发布会是个例外。观众可能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所使用的打法不尽相同,为此,萧亮往往采用能够同时兼顾不同人群的手势,有时会把多种打法都打一遍,为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听障人士看得懂。
萧亮举了个例子,比如“影响”一词,在年轻人中只有一种打法,但在老年人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的影响,两者的打法并不相同,不同打法直接导致意思的差异。“在这些词的选择上,就要根据情况选择,更加慎重一些,照顾老年人群体。”
手语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了做好准备,萧亮会看以往的发布会,仔细研究翻译前辈如何打出一些专业词汇,遇到不懂的也会和他们交流。陈伊佳也告诉记者,每次发布会结束,她都会和同事回看录像,平时生活中也会特别留意时政、社会、娱乐、体育、经济等各方面的话题和词汇,不断学习、及时掌握。
暖心变化,手语画面扩大到三分之一
截至2021年底,上海持证听障残疾人有8万多名。上海通过配备手语翻译、推送防疫知识手语视频等方法,帮助听障人士更加了解和懂得新冠的相关防控方法。
2020年2月起,上海听障观众点击手机客户端,能从直播中看到占屏幕约三分之一的手语翻译画面,而以往,手语翻译框只是在屏幕一角。陈伊佳告诉记者,不少上海的听障人士和她反馈,这看似小小的变化,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温度,他们都感到很骄傲。
团队成员之一、从事手语翻译工作20多年的葛玉红认为,手语在表达的时候,表情非常重要,但由于疫情原因,需要戴口罩,在翻译的时候,就更要结合眼神,手势动作的力度,甚至体态来表情达意。为了尽可能翻译得通俗易懂,正常情况下还需要口型配合。显然,大屏幕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效果。
郭奕敏在工作中
“这个变化其实真的挺大的,我们现在有口罩看不见表情,如果是小方块里面就更不清楚了。三分之一大小的话,我给你个眼神,你至少还能看得出来。”曾经有聋人朋友和唐文妍吐槽,“我要拿个放大镜来看你的电视”。她感慨,这个变化对聋人来说是翻天覆地的。
“技术突破并不难。这个‘小变化’得到了发布会组织方、市残联等单位和转播人员的共同支持,尽可能满足‘小众群体’的信息需求,这是对全体观众的尊重。”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与电视台新闻翻译不一样,因为画面更大,发布会翻译更需要注意仪态,表情管理等,有更高的要求。萧亮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教班的手语翻译老师,和顾忠一样,她的父母也都是听障人士。小时候,她的妈妈对着语文课本,一个字一个字教她打手语。她笑说:“爸妈看了发布会后会提出一些意见,亲爹妈吐槽起来不带情面。”
比如,因为在学校里工作的缘故,萧亮怕学生看不懂,有时会习惯性地多“说”两遍,在父母眼里,这就显得有些啰嗦。“他们告诉我,其实我们都看得懂。”
在翻译中,萧亮一开始喜欢打完一句话把手放下去,打下一句话再提上来,父母给她提意见:“这样看得人头晕。”在请教前辈后,第二场开始,萧亮不打动作时就把手放在腹部,这样一来手臂晃动的幅度就不会太大,同时放慢速度,衔接上也会更加紧密,效果更好。
初心一致,让听障人士获得安心温暖
被问及为什么要从事手语翻译工作时,大家的回答出奇地一致:要让听障人士在疫情期间能够获得一份安心和温暖。
萧亮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实时手语翻译,听障者很难知道这个城市要做什么、到底能不能出门,他们的信息渠道很有限。
“如果没有可以实时收听的发布会,听障人士要等等发布会开完出了文字稿,才可以浏览一下。”陈伊佳说,有了翻译之后,不少听障朋友和她反馈,可以实时了解疫情信息,让他们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忧虑。
在寇辰珠看来,发布会手语翻译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场的一个独特岗位,她自己则是一名“无声的战士”,“我必须努力做得更好”。
萧亮的父母对女儿参加疫情发布会感到很自豪,因为“他们觉得,我现在能帮助到更多的聋人了”。最近,萧亮经常收到听障学生发来的微信留言:“从手机上看到手语翻译的讲解,很安心很放心。”“期待疫情过后,校园更美丽!上海加油!”……
身边一些朋友看了疫情发布会后,对手语产生了好奇,萧亮对他们的问题一一解答。在她看来,手语翻译也承担了听障文化宣传的工作。“我也很高兴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聋人,接纳聋人的需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