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发布会与“文武(邬)”同框!手语翻译直言“还好”

葛俊俊
2022年03月21日10:32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3月17日,第1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出场,没有辜负市民的期待,理性而不失温暖,专业而不失幽默,让抗疫中的上海人信心倍增。

视频截图。受访者供图

这场发布会上,张文宏多次提及CT值、核酸扩增阈值等专业术语,大家一时还难以消化。他们却又同时关心起了与张文宏同框的手语翻译会不会被难倒。观众们捏了一把冷汗,这么冷门的词语怎么翻译?

“这倒不会。像CT值,我就直接用手指字母拼CT,然后等专家去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阈值,我就翻译它是一个临界值,翻译和它相近的意思。就像新冠病毒一开始没有固定的手语,聋人群体当中会逐渐有自己的手势去称呼,我就去他们那边学习。”临场直接翻译并没有难倒这位有16年工作经验的手语翻译,她手指翻飞,灵活娴熟,她是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手语翻译团队的唐文妍。

2021年,上海共举行了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唐文妍参加了五场。从今年到现在,唐文妍参加了四场,其中,第四场就是备受大家关注的“文武(邬)双全”组合参与的第125期发布会。

不少网友以为,手语翻译可以提前了解发布会内容,才会翻译得如鱼得水。其实并不然。“我们和大家一样,都是不了解的,具体的稿子我们也是拿不到的。当有发布会的时候,我们会提前一天或当天被告知。最多也就是看到海报上有哪些领导出席。”

工作中的唐文妍。受访者供图

一场半小时左右的直播,对手语翻译有没有压力?唐文妍直言还好,日常工作6-8小时是常态现象。“最长有一次是一天12小时的翻译工作,当工作结束后,大脑极度疲劳,躺在床上就不想起来了。你要是和我说话,我说出来的都是乱码。”在她看来,使用手语和使用一门外语是一样的,当你熟悉了这个语言,然后用这个语言去说话,是一个相对比较自然的过程。”

戴口罩是否会影响发挥,是否会削弱翻译效果?“就真的挺难的,在手语中,人的身体、姿态还有表情都是有表达意义的。当我们带上口罩,很多聋人朋友表示很不习惯,他们平时会通过我的面部表情去判断一些细微的意思,比如表达程度的副词都在表情中体现,比如我的微笑,可以是一个浅显的微笑,也可以是开心的大笑。”唐文妍曾考虑用透明口罩来代替,奈何其没有防护效果。

唐文妍说,目前的手语翻译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听人译员(听人是一个相对聋人的概念,意为能够听见的人),一类则是聋人译员。有时候聋人更适合聋人群体的方式去做二传的翻译,这种情况国外会比较多。有时候遇到文盲聋人或者离群聋人,他们可能不是很能理解听人翻译,聋人翻译就会协助把它变得更通俗易懂。不过,更多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听人的手语翻译。

从2020年2月起,上海听障观众点击手机客户端,能从直播中看到占手机屏幕约三分之一的手语翻译画面。“这个变化真的挺大的,我们现在有口罩看不见表情,如果是小方块里面就更不清楚了。三分之一的话,我给你个眼神,你至少还能看得出来。”曾经有聋人朋友和唐文妍吐槽,“我要拿个放大镜来看你的电视”。她说,我很清楚这是上海市残联和电视台共同努力推进的结果,这个变化对聋人来说是翻天覆地的。

当谈及为什么要选择手语翻译这项工作时,唐文妍说:“我学的就是特殊教育心理学专业。我在和聋人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在社会上遇到的困境更大一些,我就想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看看能不能帮助他们,因为我们的工作离不开聋人社群的帮助和鼓励,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翻译员。”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