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这位社区书记,小区封控14天就睡在车上
【“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一】
编者: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强调,特殊时期必须拿出特殊精神、体现特殊担当,各项防控工作要进一步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力量要更集中、措施要更果断、处置要更高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今起推出“‘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讲述这个春天的上海众志成城迎大考、打硬仗的一线抗疫故事。
虽然有些起风,还飘落了零星小雨,但上海西部的一个小区,现场一片火热,居民们激动等待着“解封”的那一刻,还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21点不到,随着正式解封,居民们开心走出小区,与亲友相见,互相合影留念。普陀区和街道负责人还为居民送上鲜花和祝福。
“我们解封啦!”
这是3月14日的晚上,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志丹路上的西部名都花园小区门前欢呼声不断。
就在14天前——2月28日晚9点,因有一本土确诊病例居住于此,西部名都花园小区开始实施封闭管理。此后的14天,小区里约1500位居民开始了“居家抗疫”。
“我们平时办公不在这个小区,但疫情就是命令!”名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雪萍带领4名社工干部立刻“逆行”进入小区。甘泉路街道紧急抽调机关干部、社工以及社区民警等50多人同步进入小区,穿上防护服,与小区居民守在一起。
为准确做好整个小区封控人员的实时监测和信息上报,朱雪萍带领工作组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精心安排各个工作环节。面对小区居民多轮核酸检测任务,工作组提前对物资准备、布点设置、防控措施、人员调度等作出部署,就近设置检测点。
医务人员两两分组,同步将工作人员与安保人员两两编组,形成“2+2”组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逐个楼组挨家挨户敲门,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并迅速到达距离楼栋最近的检测点,采样之后迅速离开。
陆沅茜是一名“95后”社区女警,在小区里配合开展封控筛查工作。小区连夜进行核酸检测,陆沅茜带着工作组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等核酸检测全部结束已是天亮。小区内一名高龄孕妇,已经怀孕9个月,由于小区封控,普通的120救护车不能进,而孕妇产检不能等。接到求助后,陆沅茜和社区干部协调转运车辆,将孕妇安全护送到医院,还为孕妇预约好了下次产检的转运车辆。
建于1999年的西部名都花园,除了居民住宅外,公共的室内区域面积不大,14天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挤在一间活动室里休息,朱雪萍则干脆把车后座当成了自己的“床”。
“特殊时期,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朱雪萍说。小区甫一封控,很多居民不适应,特别是刚开始要连夜测核酸,大家挨家挨户敲门,还碰了不少“钉子”,“有的居民会不理解,为什么非得半夜测呢?但疫情防控,真的是要争分夺秒。”
经历开始时72小时“连轴转”,居委和社区干部们布满血丝的眼睛、沙哑的嗓音,每家每户送物资、收垃圾……居民们看在眼里,慢慢的,抱怨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支持、鼓励,还有不少居民主动成为志愿者。
解封当晚,居民吴阿姨走过,朱雪萍说谢谢她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买了许多水果。“这没有什么,如果可以捐钱,我还要捐。你们真的太辛苦了!”吴阿姨抓着朱雪萍的手说。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虽然小区解封了,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朱雪萍一再叮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