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机构金融助力外贸小微“多接单少吃亏”
金融助力外贸小微“多接单少吃亏”
沪上机构推出一批线上化、数字化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防控外贸风险
■本报首席记者 张杨
上海京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最近接到一笔海外订单。作为一家化工品出口企业,正当他们准备按部就班签约生产时,突然想起此前在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曾提及一个工具,可以查询海外买家的资信。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这个意大利买家已经在破产清算中,京湛于是果断终止了交易。
“感谢中国信保,我们差点就吃亏了。”公司负责人心有余悸地说。
给买家做体检
京湛碰到的情况,如今不算少见。有鉴于此,中国信保推出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步天下”App,基于全球行业和企业大数据,打造“资信红绿灯”模块。出口企业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就能轻松给海外买家“做体检”,亮起不同的信号灯。
“我们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就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防控外贸风险而存在。推出这项服务,希望让外贸小微企业‘多接单、少吃亏’。”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胡敏介绍,上海分公司还在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立了“信用保险服务WE平台”,上海小微出口企业可以一键在线投保,领取保单平均时间由1个月缩短为3至5分钟。
线上化、数字化,已成为沪上金融机构助力外贸的常态。与中国信保一样,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也积极对接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数据,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企业报关与贸易结算信息的数据互嵌,以数据交互替代纸质单证传递,推动传统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由临柜办理向线上流程转移,逐步实现跨境业务全流程数字化。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也为外贸小微企业推出了专门的线上融资产品“信保贷”。综合企业的税务、银行结算、进出口等数据,银行为企业提供线上核额、线上审批、线上放款服务,并引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作为增信措施,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在外贸企业群体中的覆盖面。
给汇率上保险
李杨是上海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负责人。今年以来,人民币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呈常态化,为稳定成本,李杨一直想去银行了解有没有相关解决方案。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主动找上门,根据“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量身定制了汇率避险服务方案及产品,并开通线上办理渠道,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后来李杨算了笔账,这么一操作,累计为公司减少了汇兑损失近130万元。今年以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已为多家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覆盖金额超过5亿美元。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浦银避险”品牌,也逐渐在外贸企业中推广开来。这一业务借助外汇远期、掉期、期权、互换等多种衍生交易工具,根据企业的货物流、资金流,提供定制化的多种灵活避险方案,最大程度为企业提前固化汇兑成本,对冲市场汇率波动风险。
为了让更多企业能够在汇率波动中“少吃亏”,金融机构开始主动走出去。近期,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在浦东、徐汇、嘉定等区域举办了多场宣讲活动,向企业普及汇率风险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以人民币结算,正成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方式。2020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系统业务量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和33.4%。(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