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打通七成骨干河道水上断点,形成连续贯通、水清岸绿、生态宜人的滨水开放空间
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河畔会客厅
今年9月,沈海高速以东的淀浦河北岸,一段后退6米的围墙,见证了松江区内35条骨干河道的全线贯通。
松江成为上海率先打通所有骨干河道的区域,成为全市骨干河道“破茧成蝶”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上海226条骨干河道中的七成已成功打通水上断点,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打通了岸上断点,打开了市民美好生活的空间。
根据《上海市骨干河道布局规划》,上海共有226条骨干河道,总长3687公里,包括71条主干河道(流域骨干河道、湖泊或区域主要的引排水通道)和155条次干河道(对主干河道在引排水、航运等方面起重要联系作用的河道)。以往判断“骨干”与否,更多依据的是河道在防汛除涝、水资源配置、航运、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功能。
其实,骨干河道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景观功能,在上海形成了一带(滨海景观河带)、三环(内环、郊区环和崇明环)、三湖(淀山湖、火泽荡—大葑漾、滴水湖)、多射(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发散的以射线状为主的生态景观河道)的生态景观水系。
随着上海“一江一河”岸线的贯通和开放,公众也对骨干河道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满怀期许,他们希望自己的“家门口”就有“最美河道”和“最美河畔会客厅”。然而,截至2020年底,全市尚有60余条骨干河道存在未打通的断点。
“这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治水理念,既要打通河道断点,也要打通岸上断点,水岸同治,让市民能够切实亲近、享受到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上海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骨干河道在保障城市安全等传统功能之外,要打造连续贯通、水清岸绿、生态宜人的滨水开放空间,承担起让民众有获得感、幸福感的新使命。
水清岸洁是贯通滨水空间的基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上海持续推进骨干河湖水系建设,开展了以苏州河、金汇港、潘泾、砖新河、中运河、环岛运河、淀浦河、浦东运河、浏河等为代表的骨干河道综合整治。
淀浦河南侧的支流西罗浜原本是一条断头河,夏季高温时,水体容易出现发绿等富营养化状况。2018年起,通过新开河道、拆坝建桥等措施,河道往南与唐家浜沟通,增强水动力的同时,也解决了支流污染对淀浦河的影响。近年来,淀浦河松江段的水质长期稳定在Ⅳ类及以上。
当前,吴淞江(新川沙段)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新谊河、新塘港等骨干河道正向着全线贯通的目标冲刺。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所有骨干河道上的断点都要打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