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看病有“痛点”?这里对你们很友好
动动手指,就能预约挂号;点点手机,即可查询检验结果……科技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医疗健康事业插上智慧翅膀,却也成为老年人就医所面临的“数字鸿沟”,如何让老年人也享受到“数字红利”?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虹口区是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卫健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厚植友善文化,挖掘个性亮点,解决银发族就医痛点。
多元选择+个性化
适老服务消弭“数字鸿沟”
年过七旬的沈阿姨中风后三天两头要上医院康复治疗,去年12月,她惊喜地发现曲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口处添置了一台“健康码”核验设备,只要把医保卡往上一放,“健康码”和体温等信息便出现在电子屏幕上,再也不用因为不会使用“健康码”而烦恼了。
为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运用智能技术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虹口各医院为老年人就医提供多元化选择和替代方案,畅通老年人的就医之路。
如增设“无健康码”通道,开通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接受手机支付、刷卡、现金等多种方式缴费。“针对不懂线上操作的老年群体,医院保留了一部分门诊号源,供老年患者现场挂号。”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多家医院设立社工部,安排社工和志愿者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在预约挂号、就医方面提供个性化的导诊服务,为老年患者“医路”护航。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出诊、家庭病床等多种方式为社区老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通过医联体转诊、远程医疗,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性化设计尽显“柔情”
医院无障碍通道的坡道更缓了,窗口的标识字体更醒目了,诊区的休息椅更多了;楼道、走廊、电梯内处处都有扶手,卫生间每个厕位都装上了紧急呼叫设备;看不清,便民服务盒里有老花镜;走不动,导医处配备了轮椅……
各医院从细节着手,优化布局和装饰,从灯光、地面、颜色、隔帘、标识,到洗浴设施、环境布局、家具,为老年人营造安全、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中心的外立面设计和内部装修色调也考虑了周边社区的建筑风格,让居民有熟悉亲切的感觉。”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翔说。
为老年人“度身”打造特色医疗
在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一楼有一间独立的药物咨询室,每周一至周五,前来问诊的老年人络绎不绝。这是该院创新开设的老年慢病药学门诊,专为老年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坐诊临床药师各有专攻,每天的用药指导内容也有侧重,涵盖了老年慢病用药、心血管用药、内分泌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肾脏疾病用药等。
像老年慢病药学门诊这样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并不鲜见。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以老年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泛血管病微创诊疗、康复医疗一体化等多学科合作诊治的老年医学特色,开展无痛内窥镜检查,解决老年患者接受诊疗“吃不消”问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脉管病诊疗、盛氏针灸疗法、正骨推拿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质中医特色;建工医院自建养老院、护理院,形成集医疗、养老、护理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小病不出门(养老院),大病不出院(医院)”。
目前,区内33家医疗机构均已达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建峰护理院成功创建为上海市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区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建立老人友善医院的质量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机制,以创新促长效,从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等方面打好“硬基础”,持续提升“软实力”,使老年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来源:上海虹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