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申城现有400余家“密室”,消防安全几家过关?

2021年10月27日09:08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实景游戏受年轻人青睐,但场所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申城现有400余家“密室”,消防安全几家过关?

■本报记者 邬林桦

“原创主题剧情”“沉浸式体验”“惊险刺激”……近年来,主打这些卖点的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实景游戏,已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而在讨论剧情内容、场景布置、机关设计的同时,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公众关注。

上海公安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市范围内密室逃脱类场所共有400余家,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记者跟随公安、消防部门走访本市多家密室逃脱类场所,发现这类场所存在大量消防安全隐患,有些场所虽经整改,现存隐患仍让人触目惊心。一旦出现火情,身在“密室”中的人恐难以逃脱。

这背后,既存在部分经营者浑水摸鱼,也暴露出监管难题。“长期以来,密室逃脱类场所都作为‘新兴业态’存在,监管主体和监管依据都不明确。”在专业人士看来,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监管盲区,如今存在的消防隐患“已有些积重难返”。

前不久,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要求从业单位要对照并自查自改,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查严管,为此类场所的火灾风险预防指出了方向。

消防隐患随处可见

长宁公安和消防部门近期对辖区13家“密室”展开排查和专项整治,共发现8大类65处安全隐患

当游戏结束,灯都亮起时,李宇佳终于看清此前一个多小时“为逃离梦魇的吞噬”而奔跑、闯关的“密室”,原来这般纵深而复杂。

这个密室约200平方米,分布着三条互不相通的崎岖甬道、数十个上了锁的房间,地上堆着床板、木箱、“石块”等障碍物,墙边排布着连接机关、门禁的电线,用于营造恐怖氛围的绸带、丝带、旧报纸从吊顶悬垂而下。

然而,目之所及,她没有看到一处安全出口的引导标志,也没有见到灭火器的影子。在合资企业从事生产安全管理的李宇佳对消防安全尤为敏感。之后她特意询问了工作人员,如果游戏中发生火灾等意外时,如何处置火情、疏散人员,“工作人员说会有专人负责,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类似情况在密室逃脱类场所中并不少见,记者通过随警采访和走访发现,几乎每一间密室都存在消防隐患。

江苏路街道的“白兔子密室”藏身居民小区,由地下民防工程改建而成。据店员介绍,这家店开了5年多,此前曾因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派出所要求整改,现在已由主营“密室逃脱”改为主营“剧本杀”,同时加装了更多逃生标识和监控探头。

然而,检查人员在现场发现,尽管此前已经过一次整改,但这家店现存的消防安全隐患依然随处可见。在店内通道的一道暗门后,还暗藏一条20多米的地下通道。“这条通道长度超过20米,必须有排烟口,但因为它是民防工程改建,位于地下,根本没有窗户,按规定必须安装机械排烟装置。”上海消防救援总队长宁支队综合指导科科长种晶晶告诉记者,经过检查,通道内不但没有机械排烟装置,烟感报警和自动喷淋装置的数量也严重不足。此外,这家店虽然有三处安全出口,但有两处都已上锁关闭,不符合娱乐场所安全规定。

随着检查深入,更多安全隐患随之暴露。消防人员发现,这家店的墙上虽然贴着“逃生疏散示意图”,却形同虚设。“他们没有在图上标注人员当前所在点位,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方、该往何处逃生,所以这张图并不能真正起到指示作用。”

再往里走,检查人员发现一间间狭小密室内,有的堆放着大量衣物,边上就是纠结缠绕的电线,墙壁都用可燃泡沫材料装饰,“一旦出现电气火灾,这些都是助燃剂,火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这家密室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并非孤例。在长宁公安和消防部门近期对辖区13家“密室”展开的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发现8大类65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隐患,监管部门将逐一督促落实整改。

大多重体验轻安全

有经营者直言考虑多是“装修怎么烘托悬疑气氛”;而消防安全方面就想着“要买几个灭火器”

一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欠缺,在应急处突、人员疏散等方面能力较弱,也是此类场所安全经营的风险点。

华阳路街道的“神盾局科技密室”是一家开在商务楼里连锁经营的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检查人员发现,这里狭长的通道上方安装了机械排烟装置,密室墙壁均为双层石膏的防火墙,每一间独立的密室都安装了烟感报警和自动喷淋,各种逃生指示灯和示意图也标识得非常规范。

在检查人员的要求下,这家门店现场开展了一场逃生演练。演练模拟密室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烟雾,工作人员组织人员紧急疏散。演练开始后,监控室负责安全监督的店员发现烟雾情况,立即通过电台向密室内工作人员通报,同时一键关闭密室锁定装置,开启应急逃生门。密室内的玩家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使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应急逃生门离开密室。

“在引导玩家离开时要提醒他们注意脚下和身边环境,不要因为紧张造成伤害,也要时刻保证没有人员在撤离时离队。灭火器等扑救设备要摆放在显眼位置,不能藏在角落里,以防突发火情玩家来不及找寻。”演练结束后,消防检查人员进行了点评。

“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置时表现挺规范的,但对玩家的引导还不够。”检查人员指出,游戏前应组织玩家观看逃生自救演示视频和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提高玩家自防自救意识和能力。“尤其要提醒每一位玩家,一旦出现危险情况,可以通过房间的摄像头求救,以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展开救援。”

“相对连锁经营的密室,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的密室场所往往忽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从事多年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在过往的检查中发现,不少密室场所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大,岗前培训的内容多围绕密室剧情内容,对于安全管理责任鲜少提及。“很多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怎么用灭火器,根本不具备应对突发火情的处置能力。”

不仅是工作人员,场所经营者自身消防意识同样淡薄。有密室经营者直言,如果严格遵循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现在的密室没有一个能过关”。他告诉记者,在筹备密室时考虑的多是“店内装修怎么烘托悬疑气氛”“NPC(非玩家角色)怎么提升演技”“游戏剧情怎么完善”,而消防安全方面,想到的就是“要买几个灭火器”。

重体验、轻安全,普遍存在于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经营活动中。在专业人士看来,此类场所一旦起火,不仅消费者,经营者和员工也无法第一时间疏散逃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

新业态存监管盲区

由于此类场所性质不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清,特别是一些小型场所处于失控漏管状态

实际上,密室逃脱类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早就引起监管部门注意。但此类场所作为“新兴业态”,长期存在场所性质不明,管理缺乏依据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

据了解,密室逃脱类场所2011年左右在我国开始出现,现阶段正朝着大型机械机关、光电自控装置、高度趣味性、逼真场景仿真等方向快速发展,目前在上海就有规模不等的相关经营场所400余家。

一名负责消防安全管理的民警说,目前对于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管理主要参照“公共场所”执行。“事实上这些场所的性质更偏向娱乐场所,但因为没有明确定性,造成对这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松散。”

这也给一些密室经营者造成困惑。“我们会跟设计师沟通,在设计密室的时候将安全问题考虑进去,但具体什么要求,我们也不清楚。”郭先生进入密室逃脱行业8年了,目前经营着3家店。他告诉记者,密室逃脱类场所没有相关行业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监管要求,都是独立的团队去设计制作,消防安全方面只能靠经营者自觉。

“我希望有个行业规范,也愿意去学习改进让整个行业升级。”郭先生告诉记者,上海市场上的密室因为租房成本原因,大多在写字楼经营。有些店家为了多开主题,在房间做了大量隔断,这就导致一些房间无法设置安全门,顾客只能从带有机关的暗门出入,增加了意外发生的风险。“如果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个规范的话,可以让密室行业更加正规。”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上海不少密室逃脱类场所以文化传播公司、文创企业等形式注册登记,也有一定数量的小型场所藏身在小区、商务楼内,甚至没有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与此同时,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取消了很多经营类场所的前置消防验收环节,也让这些性质未明的密室逃脱类场所“钻了空子”,不需强制通过住建部门消防审验,也未经过文化、治安等相关审查。总体来看,由于此类场所性质不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清,特别是一些小型场所处于失控漏管状态。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副处长杨波表示,密室逃脱类场所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均未明确此类场所的定性,导致各地在日常监管和行政审批上标准不一,在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防火分隔等关键问题上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依据,确实造成一定程度的监管盲区。(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