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黄金周,数据里边有“乾坤”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许多迹象值得关注。
假日消费数据不断上扬。据主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数据测算,2021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4.1%,两年平均增长32.8%和38.4%。其中,消费场景下非现金支付笔数和金额两年平均增长7.8%和1.4%,这意味着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国庆假期,购物、餐饮、景区售票方面的日均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31%、28%、24%。在上海,刚刚落幕的第32届上海旅游节成绩不俗: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54%,环比增长14%;上海地区旅游、餐饮、娱乐售票等日常消费类交易总金额为360.8亿元,环比增长8.7%。
虽然国内个别地方还有新冠肺炎病毒散发零星感染,旅游市场的表现仍是这个黄金周的最大亮点。7天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10月1日当天,长三角铁路运送旅客332.5万人次,较2020年国庆同比增长7.3%,创下今年“五一”假期后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红色旅游和主题公园游成为热点。国庆假期,上海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549.97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园498.41万人次、郊野公园51.56万人次,而红色景点和博物馆等地更是“人从众”现象不断。
周边乡村游热情高涨。从上海市民游客出游选择看,古镇乡村游成为重要去向。崇明岛的中高端宾馆和150家四星、五星级高端民宿入住率超98%,莫干山、安吉、黄山等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乡村民宿一房难求。
《解放日报》在一版盘点上海黄金周的出游热点
人们的度假方式与去向,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城乡的发展变化。
郊野公园、滨水空间增多,这是上海绿色发展的一大成果。黄浦江、苏州河“一江一河”的治理,郊野公园以及“五大新城”建设,丰富了市民的活动空间,人们用脚作出了选择。
乡村游热,也表明乡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共同富裕正注入新的元素,美好生活延伸到了广阔农村。乡村是国人共同的乡愁所系,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乡土文化也令人向往。上海朱家角古镇的江南水乡音乐节、金泽古镇的金泽药房文献展、南翔老街的南翔小笼文化展、练塘古镇的练塘茭白节等活动,正是各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积极探索。
试想,如果能让更多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度假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或将有了一个城乡相携的有力抓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