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东方七日谈︱两个大学的“开放”,标记上海城市格局

2021年09月21日10:33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台风“灿都”掠过东海岸边,不远不近地与上海擦了下肩,倏忽远去,为做足防御准备的上海,留下了雨水、凉风……

而9月中旬这一周上海的“软”新闻中,有一个闪亮的关键词:开放。

第一个“开放”,是苏州河两岸的公共空间。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岸线基本贯通,是2020年底上海的大新闻;不久前,“一江一河”十四五规划也已制定发布。

与开阔浩荡、航运发达的黄浦江不同,横过中心城区的苏州河,在两岸密布工厂仓库与棚户的年代里,曾被当作城市的“无盖垃圾场”,黑臭之味与名声远播。经历了30来年“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大力治理,苏州河终获洁净,现出秀丽姿容,河畔成了宝地。

“河窄、湾紧、楼密、路近”的苏州河,实现两岸贯通,对于上海浦西中心城区整体面貌的更新提升极有意义,但断点多多,打通不易。

其中最难打通的断点之一,正是近期终于亮相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段滨河步道。这一段900多米河岸,最窄处才1.5米,要保证学校秩序,也要顾及市民安全,改造过程挑战勇气,也考验智慧。

上海的城市管理者下定了决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转变思路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形成推进合力,“让市民最大限度享受大学开放空间”。校园围墙打开,华政退让出环河滨水空间铺设步道,调整建筑功能,拆除了历史遗留搭建11处。

这是一所大学为市民百姓的亲水感受而做的退让和开放,更是上海秉持共建、共享开放理念建设人民城市,克服困难将宝贵空间变成公共资源的最新案例。

华政段滨水岸线的开放,同时意味着原本深锁于校园内、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那一片百年校舍,更多进入人们眼帘。这里,注定会是上海“城市项链”中的“明珠”,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些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优秀历史建筑,只怕谁都要情不自禁发几声赞叹、拍照打卡的。

水岸空间的开放,让人联想起上海的另一重“开放”。

华政长宁校区这一片百年建筑群,是1879年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旧址。曾是中国最优秀大学之一的圣约翰大学,走出过近现代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今天上海不少高校优势学科专业溯源历史,仍能看到它的依稀印记。

凝视着那些或是西式廊柱配上绿色琉璃瓦屋顶,或是西式庭院和结构用了中式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群,感受到的绝不只是美丽,还有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变迁跃升历史,更有因开放而兴、因开放而获得跨越式发展并形成独特文化的城市文脉。

巧合的是,这一周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既踏访了苏州河岸线和华政校区老建筑,又在前一天调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最亮眼、最“重磅”的两大中外合作办学成果。

1994年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共同创立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27年来毕业生累计超过2.6万名,是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

已进入建校第十个年头的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中外学生参半,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是对“沟通、理解、合作”精神与开放文化的现实演绎。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纽约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博采众长,成为各国各地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更在一代代年轻人心中种下友好相处的种子。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一江一河”空间资源开放共享,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定位下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际一流企业和机构、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与人文交流,两个“开放”字面意义各不相同,却又一样定义着一个城市的立场、胸襟,决定着城市的文化格局。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样的上海,既能长葆生机活力、继续做好开放发展的优等生,也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龚莎、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