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记忆】“36只脚”!当年上海人婚房的标配

2021年10月03日16:46 |
小字号

现如今70岁上下的长者,结婚成家的年份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那时结婚除了愁房子,还得愁家具。上海人要面子,不管婚房有多大,哪怕是阁楼上的9平方米蜗居,也得摆出一套新家具。新房新房,靠的就是新家具“扎台型”(挣脸面)。

这是1980年代自制家具,工艺显得粗糙

人们就把当时的基本家具概括为“36只脚”。具体为:高低床4只脚+衣橱4只脚+五斗橱4只脚+床头柜4只脚+小方台4只脚+四只方凳(或四把椅子)16只脚,正好是36只脚。

影像中的小方桌是1980年代“36只脚”中的4只脚(摄影:姚志康)

今人或许会问,怎么床头柜只有1个?告诉你,当年住房逼仄,大床一边贴着墙,故床头柜只能摆1个。如果住房面积大一些,有里外两间的话,那就不是36只脚。增加一张写字台,36+4=40只脚;再增加一对简易沙发和茶几,36+4+12=52只脚。翻一番,凑成72只脚也是有可能的。

当年凑齐“36只脚”不容易。从196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票证时代”,就是购买任何物资都需要凭票证供应。家具厂的原料木材受国家计划控制,厂家便有计划地生产。“有计划地生产”势必“有计划地供应”,“有计划地供应”只能发票限量。

凭家具票一次配齐36只脚的概率很低,一般都是今天供应一张床,隔一阵供应一个大衣橱,再过一阵供应一张小方台……急着结婚很难凑齐。家具票是按系统层层下发。比如,机电一局来了一批家具票,下属有10个公司的话,一分为十。10个公司拿到票后,再分发给各自下属的工厂,到工厂的工会那里就寥寥几张。厂工会就按照登记排队的先后秩序发放。结婚买家具完全指望凭票,难度相当高。后人肯定要问,那过去年代人们怎么解决婚房里的“36只脚”呢?真可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举例说明。

第一种是购买、自制相结合。

购买是发动亲亲眷眷收集家具票,买到几样算几样,缺五斗橱,或缺大衣橱,就请木匠来做。那年月街头巷尾常见的一幕是,木匠在替东家打家具。当时上海的木材商店偶尔会开放一点计划外木材,今天买几根方料备着,明天买几张三夹板、纤维板备着,凑齐了,请个木匠上门做。因此,那年月木匠和漆匠特别吃香,有做不完的活。

这是凭票供应的当年流行款中式家具,漆面光亮照人

第二种是买新、买旧相结合。

那时上海有很多寄卖商店(旧货商店),最有名的是淮海中路424号的淮海国营旧货商店,俗称“淮国旧”。买不齐新家具,去淘旧家具。结婚新房放旧家具不合适,上海人有的是办法,送到家具厂(当时有翻新业务)打磨掉老漆面刷上新漆面。这样就凑成一套基本款新房家具。

1980年代后“淮国旧”改名“淮海贸易信托商场”,1992年因南北高架建设而拆迁

第三种是完全自制。

先决条件是有路子搞到木料。笔者一位插兄(插队时下乡的同学)是跑长途的卡车司机,他只要跑江西运输,回上海时必捎带木材。捎带原木是禁止的,这位插兄就在当地加工成床板,只是床板特别厚,回沪后可改成方料使用,这样便能通关。笔者胞弟1970年代在皖南工作,他在山里交了老乡朋友。他把上海的涤纶、腈纶面料和绒线等紧俏商品送给老乡,老乡把家里囤积的木料回馈给他。他就在当地自制一套家具。1987年,胞弟把他那套自制的全实木家具带回上海。

我当年也在安徽工作,我的“36只脚”属于第一种方式。因为有两间房,还翻了一番,扩展到“72只脚”。当时家里只搞到高低床和小方台的家具票。父亲搜罗家里存的旧木料,再购买了三夹板纤维板之类的板材,请木匠打了大衣橱、五斗橱、书橱、写字台、床头柜、四只方凳和茶几。然后送到家具厂油漆。我利用剩余边角料,在胞弟帮助下做了一对简易沙发,款式抄袭邻居家东风沙发厂出品的简易沙发。姐姐还送了我两把靠背椅子,集中起来后托司机朋友运回安徽的新房。我在安徽当地请人做了三人沙发和茶几,这就凑成“72只脚”。

光阴如梭。从上世纪80年代初“36只脚”的中式、捷克式家具;到1990年代流行的组合式家具,再到新世纪的“全屋定制”,不再数“脚”;再回归可数“脚”的原木家具。似乎回到原点,其实不然。当下年轻人婚房家具可谓:多元呈现。什么新中式、古典式、简约、轻奢等等,无论材质、款式、颜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0世纪九十年代普通家庭常见一幕

笔者40年前的“72只脚”,还保留着“16只脚”(一对简易沙发+茶几+梳妆台)在妻子娘家。每每回安徽探亲,见到这些老物件,心底腾起一种暖暖的感觉。(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