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获评2021十大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2021年09月22日16:13 |
小字号

日前,“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的领衔人张心亚被评为“光荣与力量——2021十大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年过七旬的张心亚再次成为大家视线的焦点。

志愿服务,以爱为薪,燃烧自己,温暖人们的心灵。你是阳光、照亮生活的希望、你是孩子们最亲爱的“张妈妈”。她十七年如一日,致力于社区残疾人事业,成立助残工作室,截至2020年底,服务残障人士41万人次,服务时长48万小时。在胃癌治疗期间,仍不忘探望残障儿童,结束治疗后又继续投入到助残事业中……

用“爱心和耐心”浇灌特殊孩子

9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张心亚来到曲阳路街道“阳光之家”,志愿者老师正在把学员们亲手制作的冰皮月饼放进冰箱冷藏。一看到张心亚,学员们就直喊:“张妈妈,张妈妈……”争先恐后要让张心亚看看自己的“作品”。

今年29岁的马怡菲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天她做了2个月饼,准备带回家给爸妈一人一个,“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谁能想象,眼前这个开朗玲珑的女孩儿,十四年前刚来“阳光之家”的时候,身材瘦弱,羞涩腼腆,吃饭穿衣都要人帮忙,如今,她成了阳光之家的“才艺担当”,手工、跳舞、萨克斯……样样精通。“我吹的可是高音萨克斯,”马怡菲自豪地说,“高音萨克斯比一般的中音萨克斯更难呢。”

一旁的男孩子不甘示弱:“我也会萨克斯,我还会架子鼓。”张心亚笑着向记者介绍:“他叫祁侃,也是个才艺‘小达人’,我们的‘阳光小乐队’里有不少音乐能手。”

2005年,张心亚加入曲阳路街道“阳光之家”,成为这个特殊“家庭”的第一批“特教老师”,她每天教这里的孩子们唱歌、跳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孩子们刚来到“阳光之家”时,四肢不协调,说话不利索,要一遍一遍教,张心亚用无尽的“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看着孩子们从生活不能自理,到会自己吃饭,从口齿不清,到会唱歌跳舞,张心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爱的“涟漪”不断延伸

服务特殊群体的路并不好走,但张心亚一走就是17年,还把路越走越宽。

2012年,张心亚成立了自己的助残工作室,在帮助“阳光之家”学员的同时,扩大服务面,全面覆盖曲阳社区五大类残疾人士。2015年,“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被民政局批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张心亚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导向,设定了教育、康复、文艺、特奥、法律、技能、社会共建与社区融合等七大类教学项目,截至2020年底,服务了41万人次,48万小时。残障人士们在这里学习跳舞、唱歌、摄影、抖空竹、十字绣,聆听各类讲座,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其中有21位智障人士还走上了工作岗位。

张心亚说:“我们不仅要帮助残疾孩子走出家门,感受社会大家庭的阳光和温暖,还会让他们在接收社会关爱的同时,懂得感恩,乐于付出,回报社会。”工作室每季度开展一次助残便民,组织有一技之长的残障人士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盲人按摩、免费理发、爱心义卖等服务,积极参与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和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的便民服务活动,用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反哺社会。

张心亚把智障家庭的痛苦装在心里,拉起社区“阳光心园”“阳光之家”“阳光基地”家长的手,成立“爱之屋亲友联谊会”,搭起相互交流、疏解情绪的平台,邀请专业心理老师开展主题沙龙,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传授沟通技巧,共同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

共绘爱的“同心圆”

2021年,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在区残联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展服务区域,立足曲阳社区向全区的残障人士辐射。截至目前,已在全区8个街道开展主题沙龙、兴趣乐园、健康讲座、社会融合等各类活动累计达360余场,服务近7700人次。

今年3月份开始,工作室在嘉兴路街道“阳光之家”试点开办继曲阳路街道后的第二个抖空竹班,“小小空竹,抖出快乐,抖出健康”,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各街道全面铺开专为残障人士开办的常规课程。

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与张心亚同行的志愿者队伍也日益壮大。工作室现有专职志愿者53名,社会爱心志愿者400余名,其中,不乏在职老师、退休人员、体育指导员、非遗传承人、医生、律师、摄影师等,每个人都尽心尽责、赤诚奉献。张心亚深知,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热心,也不是一时的激情,她邀请专家教授定期为志愿者们开展培训、讲座,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工作室的助残之路行稳致远。

张心亚说,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她希望更多人参与到帮助残疾人的志愿服务中,画出爱的“同心圆”,共同创建有温度的文明城市。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