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00余家养老机构暂停探视,“万一有疏忽,就是对老人的不负责任!”
“不好意思,最近您还是别来了,就算来也只能到院门口,无法进入院内。”昨天,因为防疫要求,上海多家养老机构婉拒了记者进院采访的需求。就在几天前,市民政局发布了34条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上海养老机构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不必要人员进入,暂停一切参观访问。
探视停了,服务没停。如何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守护老人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刚需为老服务不中断?上海为老服务机构形成了一套快速反应、严格执行、人性管理的动态保障机制。“万一有疏忽,那就是对老人和家属的不负责任!”一位养老院院长向记者强调。
动态管理,严格落实防疫要求
7月底,一直密切关注疫情新闻的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院长梅雅君觉得形势不太对,紧急召开了一次全员防疫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对医务、护理、后勤、门卫等工作进行培训和再部署,进一步严格落实消毒、亮码、测温等举措。
在担任养老院院长前,梅雅君是一名医生,出于职业敏感,她深感超前部署的重要性。“去年初疫情暴发前,我们是区里第一批决定自行封院的养老机构,刚开始家属不理解,我们站在大门口劝阻家属离开,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家才明白我们的用意。”梅雅君告诉记者。
有了去年积累的抗疫经验,此番部署多了一份沉着冷静。除了消毒、通风、查验外来人员健康码和行程码、测体温等举措外,所有外来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方可进入院内,包括家属送来的东西,都需统一由工作人员接收并进行消杀,这已成为上海养老机构的基本操作。
在市区的部分养老院内,工作人员24小时住在院内,个别上下班的工作人员需乘坐自备车辆,杜绝搭乘公共交通,且不得进入老人所在的住养大楼,正在外地探亲的工作人员若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一律暂缓入院。
“经历了去年抗疫,这次老人和家属对暂停探视比较理解,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梅雅君介绍,目前院内有145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3岁,且高龄老人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缓解家属担忧,院方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由护理员和医生每日反馈老人情况,并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将老人状况第一时间告知家属。
“目前,我们养老机构的管理只会比去年更严,不会更松。”安亭镇黄渡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林美萍告诉记者,虽然是位于郊区的养老院,但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防疫并没有丝毫松懈。“我们有250名住院老人,其中重度老人146位,本来就有很多基础疾病,并且75岁以上的老人不适合接种疫苗,少了一层防护,所以更要万分小心。”
林美萍所说的严格,首先体现在防护网络的搭建上。她所在的敬老院一共有76位员工,去年12月份,所有工作人员已全部接种疫苗,今年1月23日开始,院内员工全员做核酸检测,每两周做一次,至今已持续7个月,一共做了13次。
针对住院老人的管理也相当严格。根据规定,院内老人原则上不外出,确因就医等特殊情况请假外出且返回时无禁止进入情形的,需要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内,返院后需实行院内隔离14天并经核酸检测正常后,方可返回生活区。
“面对严格的管理措施,现在就连80多岁的老人也都能接受并表示理解。”林美萍说,相较去年老人的担忧和不理解,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现在不少老人都能主动配合防疫工作,有的老人还会告诉子女近期不要来探视,并叮嘱他们减少外出走动。
养老机构的快速反应背后,是上海的动态管理机制。7月28日,市民政局下发通知,要求养老机构探视采取预约方式,探视人员除特殊情形外不进入生活区。8月3日,进一步要求养老机构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不必要人员进入,特殊原因需进入的人员应提供2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规定区域内按规定路线活动,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8月6日,市民政局出台34项措施,要求从严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正常营业的600多家养老机构已全部暂停探视。“我们采取动态管理思维,下一步还会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适时灵活调整相关政策。”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葛健告诉记者。
保障刚需,为老服务不中断
面对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上海的为老服务并没有停摆。机构养老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不少养老院都内设了医疗机构和药房,有的养老院还和周边社区医疗机构达成了合作,部分老年人的基础疾病都能在院内得到处理。而对于部分院内无法开出的特殊药物,如面向认知症老年人的精神类药物等,多数养老机构采取了和家属提前沟通,由家属配药后送到门卫室,由工作人员交接取药的灵活做法。
“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自身免疫力较差,防疫期间,营养和医疗更要及时跟上。”一位市区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前,院内一位老人曾因免疫力低下出现疱疹,本来外出就医后要长期住院,家属最后还是决定让老人回到养老院内进行护理。“经过悉心照料,老人的疱疹全部消失,虽然不能探视,家属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还给我们写了感谢信。”
社区内的养老服务也没有停下。葛健告诉记者,考虑到老人对社区长者食堂、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场所存在刚需,因此没有“一刀切”要求全部关闭,而是仍然保障其正常服务。目前上海的大部分社区食堂仍处于对外服务的状态,对于居家养老的困难老人的送餐服务也没有停止。
上海缘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小锋所在的公司负责运营浦东、黄浦、徐汇、长宁等7个区的44个社区食堂和助餐点,数据显示,现在每天送餐上门达10000客左右,每天堂食6000人次左右。“对于刚需老人的送餐服务从来没停过,哪怕是去年年初疫情最严重时,我们也每天坚持送餐1500多份。”
如何平衡老人刚需和防疫要求,对运营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葛健介绍,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目前,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服务人员暂停提供上门服务,应由所在机构安排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而在社区长者食堂和助餐点,则鼓励提供外带服务,开展堂食服务的,控制同一时间就餐人数。
在上个月刚开业的外滩社区食堂内,记者看到,运营方在排队区域划定了一米线,并辟出了专门用于打包外带的区域;在斜土街道社区食堂,每张餐桌设置了就餐隔板,隔离板上还印制了就餐规范提醒,并拉开餐桌间的距离。“我们根据餐厅的座位数设定人数上限,采取就餐人数减半的措施,并免费提供打包盒,增加消毒频次,有的场所早中晚各消毒一次。”鲁小锋介绍,目前,居家送餐要求送餐员全程佩戴口罩,采取无接触式送餐,减少和老人的互动。
经过去年的疫情,社区食堂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也得到了加强,由原先的单一供应商变为多家备选供应商,可以保证老人吃到种类丰富的菜品。“我们没有因为疫情减少菜品数量,只是用国产产品代替了进口冷冻食品,我们还和多家互联网平台达成了合作,在采购时尽量不跨区运输,减少流通环节,为老人用餐多加一份保障。”鲁小锋说。
“从去年以来,我们一直秉持精准防控的原则,为老服务场所已经具备一定的经验,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葛健说,在保障服务不停的前提下,各个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灵活、严格的防疫措施,市民政局也会组织民查暗访,并要求各区民政局加强疫情期间的督导和检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