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125家发热门诊 225家哨点诊室构筑上海“最严防疫线”

2021年07月31日08:54 | 来源:东方网
小字号

疫情之下,掉以轻心要不得!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再度提醒人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在上海,全城防疫线进一步“加码”收紧。记者昨天采访获悉,面对更狡猾的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市医疗系统从发热门诊到门急诊、病房,从就诊患者、家属到医院内部人员,正以最严要求,密织一张疫情监测的预警网络,其中,遍布全市的125家发热门诊、225家发热哨点诊室,将是最前锋、最灵敏的“监测哨”。

“要求很严”,就是疫情防控最新“手势”

经历新冠疫情,全市升级改造的发热门诊已全线运转起来,以“六不出”的标准化建设要求,严格确保“闭环管理”,以最严要求确保城市安全。在全市层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近期已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交叉排查防疫工作。

“严格”,成为一个高频的关键词。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举例谈到,医院对内部人员将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频次,从全员两周测一次核酸,将“加码”到一周测一次核酸,发热门诊等重点区域人员三天测一次核酸。部分医院率先施行。在住院方面,部分病区对住院患者的“防疫门槛”从原本看7天内核酸报告升级到看3天内核酸报告;住院探视制度进一步“收紧”。胡必杰直言,“要求很严,为的是在保障患者救治的需求情况下,也保障区域人群乃至城市的安全”。

在中山医院门急诊,第一道防线就已经收紧——对来院就诊者,亮出随申码“绿码”还不够,还需要看“行程码”,是否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类似的一幕也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每一个进入发热门诊大门的患者都需要在入口处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核酸检测人数明显增加,不少医院延长加班

这是昨晚10点的同仁医院:核酸检测窗口前依然灯火通明,检测者有序等待,医护人员加班加点…… “为了让来的市民可以当天做完,不白跑一趟,我们决定服务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但从现场排队人员看,采样队伍收工肯定会超过10点。”同仁医院医务科副科长魏珏告诉记者。

作为上海市首批区域医疗中心,连日来,地处长宁、靠近虹桥枢纽的同仁医院受近期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影响,不仅发热门诊、门急诊防线“拉紧”,还迎来明显增加的核酸检测客流,核酸检测量从平日的日均1000人次左右攀升到日均3000人次左右。检测队伍里,有从外地出差归来的,也有举家旅游归来的,还有近期要出差的。魏珏介绍,医院已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到“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增加核酸检测的时间,“原来是星期一到星期六,现在周日也会增设检测服务,基本做到全周开放”。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这家距离浦东机场最近的发热定点医院,也始终紧绷“战疫神经”。“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医生就像‘探测仪’,从人群中找到‘可疑’的人,然后验证或排除。”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卫波介绍,目前,医院发热门诊日均就诊量为150余人次。为防止发热患者交叉感染,保证就诊安全,医院细分普通发热门诊和特殊发热门诊,互不相通。卫波说,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发热门诊持续全员戒备,高度警惕有中高风险地区相关旅居史、接触史的患者。“我们对每位发热患者都严格对照国家发布的诊断标准,不遗漏任何可疑患者。”

社区哨点收紧“网底”,医护人员严守“三关”

作为一座城市发热排查体系的神经末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情况如何?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共有42个小区,这里四通八达,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任务相对较重。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仇燕青说,全院医护人员已完成新一轮培训,加强对新冠患者相关症状的鉴别,并要求对所有来院患者详细询问旅居史。同时医护人员严守“三关”:进大门关、进门诊楼关、进诊室关,全程都要复查体温。

“目前,发热哨点诊室运行平稳,我们安排4位主治级别以上的医生轮班负责发热哨点诊室的诊疗工作。”仇燕青说: “一旦发现患者体温异常,无法排除发热原因,则由专人直接带至发热哨点诊室,直至转运‘120’将其转运至上级医院。”

为了提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新冠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隔一段时间便自我“加压”,开展防控演练。从消毒、洗手、个人防护到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物资储备,让全院每位员工包括后勤人员都对疫情防控了然于胸。

(责编:邬迪、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