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进入2021年,上海十六区过去五年中的经济数字渐次披露。在总结回顾“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同时,各区也对下一个五年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展开部署。迎接“十四五”,各区又将如何“再出发”?人民网上海频道梳理各区“十三五”发展成果,尝试读懂其特色发展之路,以飨读者。
今天刊发的文章,来看奉贤。
一个“美”字,成了上海市奉贤区的招牌。
农历牛年春节,位于奉贤区的上海之鱼成了人们“就地过年”的网红打卡地,景区甚至因为游客众多不得已进行了交通管制。细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奉贤过去五年来围绕“美”字下的功夫。
奉贤,是一个有江有海的地方。北部以黄浦江为界相望闵行,南接杭州湾31.6千米的海岸线,东部接壤浦东新区,西部毗邻金山、松江。
检索奉贤区政府官网,不难看出生态环境对该区的意义所在。“林地总面积4.5万亩,绿化覆盖率4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空气降尘量是市区的1/10,是上海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十三五”期间,奉贤在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打造中,都围绕着奉贤“美”的特色徐徐展开。
五年间,上海之鱼城市会客厅、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博物馆等城市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开放,累计建成公园180座、增加绿化面积571公顷、森林面积2127公顷……
农历牛年春节的上海之鱼 上海奉贤微信公众号
熟悉奉贤的人们都知道,这个区“美”字的含义并非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该区在产业发展中聚焦的特色——“东方美谷”。
“十三五”期间,东方美谷已经从一个产业品牌成长为城市品牌、文化品牌。简而言之,东方美谷已经超越了物理上的园区概念,成为奉贤集全区之力打造的全域发展理念。2017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授予奉贤区“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上海东方美谷”的称号。
这个从农业和乡镇工业起步的上海郊区如今经摇身一变,款款走来,落落大方。
进入“十四五”,奉贤也画出了新蓝图: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打造百万以上人口的独立综合节点城市。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这样描绘未来的奉贤:“立足五大新城建设,奉贤新城拥有良好的生态底色、明显的产业特色,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我们寄希望于奉贤新城更美好、更便捷,也更希望生活在这里人民是自由的、幸福的。”
“美”字当头,奉贤给上海市郊区发展的“后发先至”打了个样。
五年:突破千亿
“十三五”前,奉贤区的经济数据在上海下辖16区中常常排名靠后。
根据奉贤区政府官网公布的《上海市奉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685.8亿元。
奉贤区地域面积达720.44平方千米。比起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奉贤区不缺地,不缺经济发展的物理空间。这也意味着,奉贤区仍有未被挖掘的发展潜力。亟待推进的,是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奉贤区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聚焦新城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治理,加快建设上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上海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示范区,全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性节点城市、杭州湾北岸综合性服务型核心城市。
“十三五”期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提高。2019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提速上升,突破“1000亿”门槛,报1173.2亿元。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奉贤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此外,根据历年数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奉贤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64.54%。
奉贤区“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2015-2020)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奉贤区的财政收入也逐年稳定增长。
“十三五”期间,奉贤区财政收入增幅54.18%,持续稳步上升。
2018年,奉贤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50亿,达151.2亿元。往后几年,奉贤区财政收入始终保持着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奉贤区财政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4.2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奉贤区“十三五”期间财政收入变化(2015-2020)
排名:后发先至
奉贤区在“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态势,也能通过区级排名情况管窥一二。
作为上海的“郊区”,奉贤区的经济数据在上海下辖16区中并不突出。2015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15,财政收入排名第14,均为倒数前三。
“十三五”时期,奉贤区经济数据排名一路上扬。2019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为第11位,财政收入达到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财政收入这一排名,奉贤区已提升至全市第9位。
奉贤区2015-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全市排名情况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7.32%,年均增幅6.55%;财政收入方面,上海市增幅为15.74%,年均增幅2.97%。
奉贤区过去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64.54%,年均增幅8.4%;财政收入增幅为54.18%,年均增幅13.7%,均远超上海市同类型数据。
“美”出特色
当一种特色产业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后,这座城市的气质会发生哪些变化?
“十三五”期间,“东方美谷”成为奉贤区响亮的招牌:“东方美谷,美在东方。”
东方美谷是以美丽健康产业为核心,涵盖美容护肤品、日化用品、生物医药和食品保健品等多领域的“美丽健康生态圈”。“全国每4片面膜中,就有1片产自东方美谷。”奉贤区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
2017年奉贤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奉贤区已形成“1+1+X”产业体系。“1+1”指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和新能源产业,“X”则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疫情期间,东方美谷仍然持续发力。
2020年,奉贤区举办东方美谷品牌展、美谷美购跨境购等系列活动,带动百家企业销售超30亿元。美丽健康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21%。
东方美谷核心区 上海奉贤微信公众号
资生堂、欧莱雅等世界级化妆品龙头企业入驻;全区新引进72个“东方美谷”项目,投资总额9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77亿元,预计达产税收17亿元,其中投资超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
全年已签约授牌283家东方美谷产业集聚中心,布局以长三角为中心,遍布全国、辐射全球的东方美谷产业集聚中心,拓展区外、市外产业链合作,强链、补链、延链。
如今,东方美谷已经脱胎于园区,成了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
2月10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奉贤区人民政府《“赋能东方美谷、助力奉贤新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奉贤区博物馆举行,双方就文旅地标打造、文旅品牌提升、文旅产业建设、公共文化供给等,达成全方位全要素合作意向,助力奉贤新城建设发展。
庄木弟指出,立足五大新城建设,奉贤新城拥有良好的生态底色、明显的产业特色,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奉贤将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数字化打造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东方美谷产业旅游体验时尚区,将产业品牌转化为文旅品牌,提升奉贤新城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让奉贤新城成为“五型经济”的成长地、创意文化的集聚地、诗意人生的栖息地。
“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庄木弟经常这样推介奉贤新城。
他认为,奉贤新城应着眼于城市未来,奉贤未来之城的最终模样,是被瞩目和期待的,期待它比现在的城市更好,更现代、更生态、更便利、更繁荣,有品质、有品味、有温度、有个性,成为南上海一道靓丽风景,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后发先至”
岁末年初,一波又一波的上海市各区发展成绩盘点令人眼花缭乱。
但冷静观察,奉贤区在上海“十三五”期间所扮演的角色,或许用“后发先至”更为贴切。
2018年12月27日,在奉贤区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我们得以从官方口径中读懂为什么这个区可以被称为“后发先至”。
彼时,相对封闭的交通让奉贤“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
“曾几何时,浦江天堑阻挠了奉贤人民跨越城市的梦想,竹筏、木船、轮渡,是当时进入市区唯一的交通工具。‘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是当时外界对奉贤的印象。”区委书记庄木弟在大会上如是说。
1995年,奉贤人民自筹资金建设的奉浦大桥建成通车,翻开了奉贤路桥建设的新篇章。2010年,闵浦二桥建成通车,再到“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全市首条BRT、闵浦三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通车。
路通了,犹如“源头活水来”,奉贤的产业发展逐渐与上海市区、与国家、与世界接轨。
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 上海奉贤微信公众号
另据《解放日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初,外商纷纷抢滩上海。近郊区县中原本处于中游水平的奉贤因为交通不便错失了很好的发展时机。
如今,奉贤利用区位、资源优势打造出的东方美谷,已经聚集数百家化妆品企业,占到全市相关产业规模的40%以上。区内企业上市融资成绩显著,全区A股和H股上市公司已经累计达到20家。
面向“十四五”,奉贤新城将建设成为滨江沿海发展廊道上的节点城市,以及杭州湾北岸辐射服务长三角的综合性服务型核心城市。从高空俯瞰上海南郊,奉贤的中心位置可以看到一条金鱼腾空跃起,这是奉贤新城最醒目的核心地标——上海之鱼。
奉贤,未来会有多“美”?
(数据来源:上海市政府官网、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各区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