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創新轉型 上海老工業區如何蝶變“創新雨林”

2023年05月26日08:21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海老工業區如何蝶變“創新雨林”

——楊浦區創新轉型調查

■本報記者 胡幸陽

工業區轉型一向是世界級難題。但楊浦區一項優勢別家鮮有:高校資源豐富。

全球最有創造力的地區之一硅谷,正是背靠斯坦福大學,孵化出大批在全球具有深遠影響的企業和產業。

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楊浦知識創新區的重大決策。依托高校創新策源優勢,“斯坦福—硅谷”模式落地演化為“復旦/同濟—楊浦”模式,楊浦區也從“工業楊浦”轉向“知識楊浦”,再邁向“創新楊浦”。

“鏽帶”蝶變“秀帶”的20年間,黃興路上的一家燈泡廠,轉型為國內景觀照明、智慧城市等領域首屈一指的創新上市企業羅曼照明﹔中國紡織機械廠改建成為創新園區長陽創谷,300多家雙創企業和近十家獨角獸企業迸發活力﹔圍繞高校打造的大創智示范區,引進了IBM、嗶哩嗶哩等知名企業,又培育了優刻得、聲網等行業翹楚。楊浦推動創新創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兩項工作也於日前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

創業者說,在哪裡畢業,就在哪裡創業。科研人說,這裡“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企業家說,楊浦打造了一種“熱帶雨林”生態。在楊浦,無論縱向橫向,都能最近最快地找到創新創業所需要素。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當下,楊浦能否因時應勢做出調整,讓這片“創新雨林”持續保持生機和活力?

完備創新體系放大名校情結

澳大利亞墨爾本,汽車制造商Renner Auto運用復志科技的一款3D打印機,解決零件精密度不足、成本過高等問題,“復活”了諸多經典老爺車,廣受市場歡迎。

復志科技於2015年成立,現已成為專業級3D打印領域全球前三的“隱形冠軍”,波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特斯拉、蘋果、華為等國內外巨頭都是其客戶。公司相關負責人靳華夏告訴記者,復志科技的三名創始人,都是從復旦畢業的。“他們有很濃的復旦情結,創業時就決定要在復旦周邊起步,公司名也帶了‘復’字。”在復旦管理學院的一場創業大賽中,復志科技贏得冠軍,獲得20萬元天使投資,在楊浦創新創業體系支持下發展至今。

在楊浦,這類情況很常見。電動汽車家庭智能充電企業摯達科技,始於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實驗室的一個科研項目。 下轉5版(上接第1版) 復旦校友創建的萬物新生,成長為中國數字化循環經濟引領者,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灣谷科技園總經理葛羅迪說,毗鄰復旦江灣校區的灣谷園區裡,“復旦血統”的企業佔了約十萬平方米的物業空間。

楊浦正構建創業大賽、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級體系,打造科技生態和投資系統。2020年10月,位於灣谷科技園的上海技術交易所開市,更好打通了“從0到10”全過程。上技所總裁助理陸繼軍介紹,高校的基礎研究得到評估、保護,更便捷地進入市場交易﹔借助上技所的公信力與金融工具,企業也更願意承接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創新加速。截至今年3月底,上技所累計進場7121項成果,累計成交金額突破160.13億元。

開放園區誕生優質應用場景

採訪灣谷科技園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遠處的大草坪上傳來孩子們的嬉笑,原來是附近的幼兒園正在開展戶外活動。

這是楊浦產業園區的特色——園區幾乎都是開放式的,融入周邊社區。早上在長陽創谷,白領們與送娃上學的爺爺奶奶們擦肩而過。傍晚在創智天地,在廣場上散步鍛煉的人,分不清哪些是企業員工,哪些是社區居民。

在國內,楊浦最早提出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概念,進而朝著“三區一體化發展”的方向推動。顯性優勢一目了然:譬如灣谷園區,綠植覆蓋率高、商業齊全、離復旦校園和人才公寓都很近。大學師生創業、就業、下班回家、周末休閑,似乎都還在大學這個熟悉、舒適的環境裡,這也是留住創新人才的一招妙棋。

還有一層隱形的優勢:園區化的校區、社區化的園區,恰能提供創新策源承接落地后直面市場的優質應用場景。

於2019年挂牌成為上海市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園區的長陽創谷,因和社區充分融合,AI示范應用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長陽創谷有大批中小微初創企業,他們有大量的新想法新點子,但沒有應用場景,就不知道可不可行。”長陽創谷公司總經理章宏說,“我們有能力也樂意為企業提供流量充足的應用場景”。在長陽創谷西側的停車場,排布了一批快卜新能源“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級快充站。除了充電服務,它還提供電池“體檢”服務,讓車主迅速掌握電池衰減程度、實際續航能力等參數。章宏告訴記者,園區內外的車輛都可以使用快卜科技提供的充檢服務,而且反饋不錯。快卜科技也在長陽創谷牽線下,與另一家園區內企業簽署了合資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全新2.0版“光儲充檢”示范站和AI超充網絡體系。

整片“雨林”都在提供養料動能

以往談到良好的產業生態,人們常說“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縱向看,說明就近找得到上下游﹔橫向看,意味相關行業的人才、資本、科研力量聚攏。

這方面,楊浦也走在前列。雲計算頭部企業優刻得,創業之初入駐大學路上的雲海大廈。品牌公關總監劉曉陽回憶,樓裡上上下下共有幾十家雲計算企業,“無論是找客戶還是供應商,隻需要跑跑樓梯就能實現”。還有好幾位從楊浦科創企業“跳”出來的前高管們,最后仍選擇在原來的園區自主創業。

在“三區一體化發展”走深后,楊浦的創新生態更進一層,不再只是同一棵樹上的枝與葉聯動,整片“雨林”都在為每一項成果提供養料與動能。

脈策科技與大創智示范區聯手打造的“雲上之城數字平台”就是一個生動案例,相當於在虛擬世界“再造”了一個大創智。灣谷有多少生物醫藥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光臨大學路最多的是哪類顧客?新江灣城街道學歷在本科以上的適齡人口佔比幾何?脈策科技董事長高路拓介紹,未來數字平台將陸續開放服務,企業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輔助商業決策,政府與園區也能更准確及時地調整大創智的整體規劃。

前瞻包容思維從容應對變革

如今,全球創新迎來接踵而至的新高潮,楊浦的創新企業也紛紛發展到新階段,及時應變調整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轉型“創新楊浦”的20年間,政府職能部門與園區公司的負責人多次經歷了主動或被動的變化,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

葛羅迪表示,最近幾年,創業企業提的要求明顯更多,其中尤其關鍵的一點是要幫其“上鏈”,即用好長年累積的信息資源等優勢,引導企業找到在產業鏈上的合適位置,並對接好上下游。“對初創期的企業來說,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支持模式。”

在國內絕大多數城市,外出吃飯、購物,大概率會接觸到印有“SUNMI”標識的智能終端設備。研發生產這種終端設備的商米,總部就位於創智天地,現在是一家布局全球的商業智能終端產品與技術服務商。在發展早期,商米嘗試過線上外賣業務,沒能跟上第一集團。商米科技相關負責人張金普告訴記者,在摸索轉向的關鍵窗口,園區公司與楊浦區商務委、科委給予許多建議與資源,幫助商米找准了新賽道。

新技術的發展還會帶來新的法律監管和政策支持問題。達達的無人配送車有路權爭議,美團的快遞無人機因市區禁飛無法推廣,萬物新生希望能備案進入碳交易市場……林林總總的問題與需求,需要政府以前瞻包容的思維應對。楊浦區發改委副主任蘭曉麗表示,楊浦會盡可能營造寬鬆的環境,鼓勵企業創新發展。

這也是楊浦長期保持不變的態度。回到2014年,特斯拉剛向中國車主交付首批Model S,民用新能源還很“稀奇”,楊浦就堅定地支持摯達科技研發生產新能源充電樁,還在大創智園區裡專門劃出幾個車位供其展示成果。摯達科技副總經理沈琪感嘆:“這在當時絕對是前瞻甚至大膽的舉措。”

眼下,摯達科技又想先人一步,布局家庭智慧電力解決方案。雖然涉及電網、儲能等復雜問題,但這一次沈琪依然堅信,他們能在楊浦成功。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