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推出“三色”食譜

“‘紅色’代表適量吃、‘黃色’是每天吃,而‘綠色’則可以頓頓吃”......為了讓老人吃得更加健康、更加營養,近日,萬宏養老集團旗下上海長寧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按照營養配比標准,制定“紅黃綠”三色食譜,為長者打造家門口的健康食堂!
“阿姨,您來啦!先坐一下,我給您盛飯。”中午11點,82歲的社區老人汪阿姨在工作人員熱情地攙扶下,走進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待老人坐穩之后,一份熱乎乎的飯菜被端上了干淨整潔的餐桌。
今天中午食堂供應醬鴨、白菜燒蛋餃、西蘭花、咖喱土豆和薺菜豆腐湯,葷素搭配、色香味兒俱全的套餐15元一份。“就像是阿拉‘屋裡廂’的飯菜,很合胃口。”汪阿姨告訴記者,她和老伴中午不做飯,每天的午餐都是在養老院解決。“離家近,好吃、健康,還不貴。”
正值飯點,前來就餐的長者逐漸增多,大家圍坐在餐桌前,一邊津津有味享受著豐盛的飯菜,一邊開心地聊著家常,氣氛十分融洽。
記者看到,食堂窗明幾淨,牆面上還細心地貼著健康飲食海報和健康飲食金字塔,老人在用餐的同時便可隨時了解與營養膳食相關的知識。
“為了讓老人吃得更加健康,我們對食堂的500多道菜品進行了梳理,並對每一道菜的營養配比進行了嚴格規定,以‘紅黃綠’三色進行管理 。”在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負責人王萍的手上,拿著厚厚一疊“三色”食譜。
“‘紅色’代表適量吃、‘黃色’是每天吃,而‘綠色’則可以頓頓吃......”她告訴記者,每一道菜都按照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標准,明確了營養配比。“根據‘三色’食譜,方便廚師掌握‘三減’營養知識,從而烹制出低鹽少油減糖的菜肴,保障長者的飲食健康。”
烹飪方式調整了,菜品的口感會有變化嗎?老人們吃得習慣嗎?83歲的胡阿姨搶先說出了感受。“濃油赤醬、味道濃郁、口感酥爛,今天的醬鴨吃著真香!”
原來,為了讓“三減”后的菜品口味更貼合老年人的喜好。在烹制過程中,廚師對於油多、味濃、糖重的本幫菜從選材到烹制技藝上也進行了優化。“首先醬鴨採用的是鴨腿部位,具有肉質嫩、骨頭少、油脂低的特點。在燒制時,鴨肉不過油而是先上鍋蒸,讓油脂溢出、鴨肉軟爛后,再調制好醬汁進行燒制。”王萍說道,既保持了濃油赤醬的美味,也讓老人吃得健康、吃得開心。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飲食需求,機構工作人員還會不斷聽取周邊社區長者的意見和建議,根據菜的口味、營養搭配,以及節氣等方面安排食堂的每周食譜。
“我前幾天還曾跟工作人員聊起,立春之后的薺菜最新鮮。今天就喝到了薺菜豆腐湯。”對於工作人員重視和採納他們提出的意見張伯伯感到很開心,他告訴記者,“食堂每周的菜譜上,雞鴨魚肉不重樣,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吃得健康、舒服、自在。”
實際上,近年來,萬宏養老集團堅持以長者實際需求為本,不斷推動老年人的健康飲食建設,在旗下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布局打造健康食堂。
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2022年度上海市養老服務機構健康食堂名單”中,萬宏養老集團旗下上海長寧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和上海頤養第三養老院2家機構榜上有名,分別榮獲“十佳上海市養老機構健康食堂”和“上海市優秀健康食堂”稱號。
“如何讓老年人更科學地攝入營養,是我們一直不斷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萬宏養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健康食堂”將在保障老人膳食營養攝入豐富多樣性的同時,繼續從健康、安全、營養、美味等方面入手,讓他們吃出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