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電影總票房去年超300億元 國產片票房佔比逾8成

2023年01月03日15:12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電影總票房去年超三百億元

國產片票房佔比逾八成,七億多人次觀影

本報訊(記者 鐘菡)1月1日,燈塔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從市場、用戶、檔期、影片、城市、影城等六大維度進行復盤分析,並首次宣發有效性研究,為行業注入新能量。據統計,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300.6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255.11億元,在總票房中佔比為84.85%,全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7.12億。《長津湖之水門橋》《獨行月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三部國產片佔據票房前三名,合力貢獻票房近百億,約佔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

《報告》顯示,2022年女性購票佔比56%,較去年提升3%,已連續兩年提升,24歲及以下男性用戶佔比降低4%﹔一線城市票房佔比較去年再降低2%,三四線城市票房佔比首次超過40%。2022年人均觀影頻次為2.0次,近四成觀眾觀影不止1次,觀眾活躍程度存在較大增長空間﹔平均購票張數為1.9張,超七成觀眾更喜歡雙人及多人觀影。

在TOP10影片的購票用戶中,8部國產片的女性購票佔比超過男性,2部進口片則男性佔比更高。男女用戶偏愛影片存在明顯差異,其中男性偏愛動作、科幻類型,如《航海王:紅發歌姬》《月球隕落》《神秘海域》等,女性則偏愛情感類型,如《一周的朋友》《斷·橋》《十年一品溫如言》等。青少年和20—24歲年輕用戶的TOP5偏好影片重合度非常高,均以愛情片為主﹔25—29歲是觀影需求分割線,TOP5影片與其他人群少有重合﹔30歲以上用戶的TOP5影片中均出現超過2部親子動畫片,說明他們更注重孩子訴求。

《報告》顯示,充足的時間/空間和優質內容是票房增長的關鍵。2020—2022年,票房較高且相對穩定的月份出現在2月、7月到8月和10月,在這幾個月,觀眾有更充足的時間進入影院觀影,同時也有更多高制作水准的內容供給和高票房體量的影片產出。在全年15個檔期中,僅賀歲檔、520檔兩個檔期的購票用戶偏男性,其余檔期均是女性佔比更高﹔受節日氣氛和內容供給影響而具備愛情元素的檔期,比如情人節檔、七夕檔、跨年檔,是全年相對更年輕的檔期。

近兩年不同量級影片在數量和票房分布上十分接近,表現穩定﹔2022年5—10億區間內影片的數量佔比和票房佔比高於2021年,《新神榜:楊戩》《神探大戰》等影片則通過長尾宣發突破了其市場預判體量。對比2021年,2022年9.0分及以上高口碑影片的數量佔比提升13.6%,票房佔比提升14.0%。2020—2022年,劇情、喜劇類型穩佔TOP2的票房貢獻﹔2022年,科幻類型快速提升至第三名,《獨行月球》《侏羅紀世界3》《阿凡達:水之道》等科幻題材影片合力貢獻全年近四分之一票房。

2022年,北京以14.2億元票房登城市票房榜榜首,較去年提升1個名次,上海、廣州緊隨其后。近三年影院的運營壓力較大,排片向性價比更高的下午場和黃金場傾斜。

燈塔研究院啟動對宣發有效性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微博上,關鍵動作/事件類的熱搜有效性最高,其次是影片本體類、熱度發散類﹔微博熱搜的在榜時長超過60分鐘后,有效性顯著提升﹔前20名熱搜的有效性最高,21—40名減半,40名之后無效。抖音播放量與影片票房呈現正相關,且今年4月之后的相關系數比之前更高。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