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博物館文物考古大展首展“宅茲中國”落幕

2022年11月11日09:21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何以中國”何以現象級流量與口碑雙豐收?

上海博物館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茲中國”落幕,激發觀眾深深的文化認同

昨天,“宅茲中國”迎來展覽最后一天,許多市民預約前來,搭乘“末班車”感受夏商周文物的魅力。 本報記者 張馳 攝

■本報記者 簡工博

昨天下午5時,送走最后一批戀戀不舍的觀眾,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個展覽“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式落下帷幕。

展覽最后一天,人氣依然旺。有第25次來觀展的“鐵杆粉絲”,有請假趕“末班車”的文藝愛好者,還有好友“組團”相約而來。在社交媒體上,這場展覽也收獲了近乎壓倒性的好評。自7月30日開展以來,盡管按疫情防控要求每日預約人數控制在日常客流的50%,上海博物館觀眾總數仍突破23萬人次,其中87%以上是為“宅茲中國”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河南安陽殷墟考察時指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場在上海舉辦的以河南夏商周三代文物為題的“何以中國”首展,何以形成現象級流量與口碑雙豐收?

何以精彩

一次看全這麼多珍貴文物

見識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第一次來,我看了近3個小時,意猶未盡。”昨天下午前來打卡的觀眾陳先生趕在閉幕前“二刷”,“能在一個展覽上看到這麼多珍寶的機會太難得。”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晒出自己的觀展記錄:一個展廳足足看了5個小時,1分鐘都沒舍得坐下休息。上海博物館統計顯示,盡管按規定控制了預約觀眾數量,但館內瞬時客流量卻和正常開放時一樣,說明觀眾停留時間更長了。

這場由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主辦的展覽,迎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單位共同參與,遴選文物217件/組共314件,其中定級的一級品達67件/組,涉及89個考古遺址——從規模、數量和展品等級上來看,都是上海博物館今年最重磅的精品大展。有河南網友感慨:“在本地都未必能一次看全這麼多珍貴文物。”

“同一個展覽,同一件文物,卻常看常新。”市民方女士8月就來看過這場展覽,又參加了一次夜場,但她發現社交媒體上別人發布的照片,“好多細節我沒注意到。”第三次參觀她重點關注這些青銅器紋飾,發現司母辛觥前蹄有雲雷紋,后腳像爪飾以鱗片式紋路,身上還有羽翼花紋。“錯過了這些充滿想象力的細節多可惜。”

帶孩子來看“宅茲中國”,成了不少家庭節假日活動的首選。8月9日下午6時,上海博物館今夏首次開放夜場,排在隊伍最前面的一家三口冒著暑熱提前40分鐘到達,“帶女兒來看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場展覽能讓我們在上海見識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帶孩子來看展的市民邱女士說,這場展覽“后勁”很大,“孩子最近開始對夏商周的歷史著迷”。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此次展覽策展人之一胡嘉麟表示,這正是策展期待的“延長展覽生命線”,展覽會閉幕,希望帶給觀眾的啟發思考能持續。

習近平總書記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此次展出來自殷墟的刻辭卜甲,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關注。

胡嘉麟曾遇見一個年輕女孩站在刻辭卜甲前,一一對照自己平板電腦裡的甲骨文拓片,一站就是1小時。

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事實上,“對本土文化傾心”被認為是“Z世代”文化消費的首要特征。一些年輕參觀者告訴記者,國內興起“考古熱”“博物館熱”,正是源於年輕一代的民族自信不斷增強,他們非常希望更系統地了解“我是誰”“我從何處來”,博物館推出的高品質展覽是最直觀的回答。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來到“宅茲中國”的現場,直言展覽讓他對“故鄉”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作家而言,故鄉有多重含義,參觀學習、觀摩走訪,都是尋找和探訪故鄉的方式。在上海博物館看到的珍貴文物,也可以成為我的故鄉”。

何以上博

每件文物出現在恰當位置

“專業”獲觀眾和同行認可

“宅茲中國”展覽開場,夏商周三代各一件代表性青銅鼎一字擺開,再按時間線索排布陳列,多品類文物交相映襯,最后以戰國商鞅方升收官。不少觀眾行至此處會心一笑: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標准度量工具,商鞅方升標志著自秦統一六國后,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中華文明從此具有了更強的凝聚力。有觀眾說:“這樣細節排布的意趣,體現著博物館的策展水平。”

最初的方案並不是這樣。“大家認為應該用一件秦代文物作為結束,本打算使用河南秦墓的文物。”胡嘉麟透露,策展團隊考慮再三,展覽除了觀賞性,必須考慮文化價值。最終他們確定商鞅方升,一方面商鞅是河南人,另一方面作為標准度量工具的方升別具象征意義。“每一件文物都要出現在恰當的位置,展示它需要講述的故事。”

在展廳夏朝部分,展出一個月的鑲嵌綠鬆石獸面紋青銅牌飾讓許多觀眾念念不忘。這塊牌飾以青銅勾勒獸面,嚴絲合縫地鑲嵌著綠鬆石,歷經3600余年竟無一鬆動。文物上方,懸挂著二裡頭遺址平面地圖。展台一側,則是二裡頭遺址宮殿的沙盤模型。幾件文物、一張地圖和一件模型,就在參觀者眼前勾勒出一幅古人生活勞作的生動畫卷。“二裡頭遺址從考古上証明夏朝時人們已經可以組織規模宏大的人群一起勞作。”上海博物館青銅部副主任王樾介紹,二裡頭遺址已有鑄銅、綠鬆石器等專業作坊,這件牌飾足以看出當時作坊間分工合作之密切。

鑲嵌綠鬆石獸面紋青銅牌飾能來上海一個月,殊為不易。當初協商借展時,它剛剛結束武漢的展出,隨后又將赴鄭州展覽,沒有“檔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杰帶著策劃方案詳細向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介紹,“這件文物在展現夏文化上不可缺少”。專業的策展思路和方案打動了對方,硬是“擠”出了一個月時間。

“專業”不僅是讓觀眾欣賞展覽的原因,也是獲同行認可的關鍵。展覽中有一個細節:上海博物館為這件扁平的文物定制了表面傾斜的支架,比起平放能讓觀眾更清晰地看到文物全貌。如今,這一支架也隨文物趕赴下一場展覽。

此次展覽的文物大多是一件一件“談”來的,有些甚至在簽合同前一刻才最終敲定。從策劃展覽之初,如何更好地呈現展覽主題,需要哪些文物,就在策展團隊中有了“草圖”。除了歷年文物報告中的信息早已爛熟於胸,胡嘉麟不記得自己去了多少次河南,“哪怕出差、開會,一定會去當地文博機構拜訪”。

20余家文博機構鼎力支持,也與上海博物館歷來與全國乃至全球文博機構良好互動有關。除了展品方面相互支持,上海博物館也利用自身人才、科研和技術方面的優勢服務全國。例如,上海博物館的XCT文物檢測技術多次為國內文博機構服務,為研究青銅器的工藝特征提供了重要材料﹔上海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團隊也常常對國內外同行進行技術支持,不少經過完美修復的文物已成為當地博物館的重要藏品。“隻要力所能及,同行們的需求我們一定會回應。”陳杰說,與各地文博單位長期交往形成良好的關系,也成了上博獨特的資源。

何以上海

站在觀眾角度精細化服務

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我好像穿越到河南博物院的四層展廳。”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曾這樣描述自己觀看“宅茲中國”的“錯覺”。河南多家文博機構抽調數以百計的文物到上海,其中不少是“鎮館之寶”,展覽時間涵蓋了博物館業內公認客流量最大的暑假和國慶長假。

這些文博機構為何鼎力支持?馬蕭林說:“希望借助上海這一平台,讓更多海內外觀眾欣賞到中原文物,了解中國早期的形成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上海是國際觀察和觸碰中國的窗口。

華東師范大學的泰國留學生廖承祖一邊參觀一邊拍短視頻,他坦言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關於中國古代文物”的內容,隻能吸引部分對中國有興趣的海外網友,但這次展覽讓他看到了“中國古代人的生活”。

陳先生昨天再次前往展覽時,發現放置在旋轉展台上的獸面紋建筑構件“速度慢了,看得更清楚了”。據了解,此前館方根據觀眾的反映對旋轉速度進行了調整。這樣的“微調”在展覽中並不少見:商鞅方升底部放有鏡子可看到下方文字,但有觀眾認為隻有一個角度能看清,於是館方將銘文拓片展示在文物兩側。有觀眾稱贊這樣站在觀眾角度的精細化服務“很上海”。

包括商鞅方升在內,“宅茲中國”展上隻有10件上海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上海博物館館藏青銅器等文物十分豐富,研究也很深入,為何還要千裡迢迢從外地借來大批文物?“博物館不僅是保存和研究文物的機構,也是文化傳播的平台。”在陳杰看來,博物館如果隻研究和整理自己的藏品,“那就太局限了”。策展不僅僅是圍繞藏品,更要服務於城市文化需求,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今天起,“宅茲中國”展開始撤展。不久之后,這裡將挂上英國國家美術館52件/組“教科書級”館藏珍品。“未來上博的重磅展覽主要是‘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和‘對話世界’文物藝術兩大展覽系列,從中西文化交流的層面促進文明互鑒。”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上海博物館將積極發揮文化陣地作用,把中華文明研究成果通過重點展覽進行廣泛傳播,提升策展的創新創造能力,推出一批現象級文博大展。“這兩大展覽體現了上海博物館的資源配置能力,也將助力提升上博的海外影響力。”

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透露,“何以中國”第二個展覽將聚焦以崧澤、良渚文化為基礎的長江文明。他表示,上海將通過舉辦“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進一步加深“何以中國”內涵的研究闡釋,挖掘考古遺址和文物遺存蘊含的中國人文精神、價值審美,探索中華文明形成、發展、壯大的客觀規律和內生動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上海卓越實踐,講好中國故事,演繹上海精彩。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