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月全食將與天王星會面,上海天文館屆時將直播

2022年11月01日12:49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一輩子隻能見一次!月全食將與天王星會面,上海天文館屆時直播

當“紅月亮”遇上天王星,你會欣賞到怎樣的天文奇景?記者從上海天文館獲悉,11月8日,今年在我國境內出現的最重要天象——月全食將現身夜空,屆時還會出現月掩天王星天象。下一次月全食與月掩天王星會面,要等到4344年8月8日。“紅月亮邂逅天王星,一輩子隻能見一次。”上海天文館網絡科普部部長、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說。

本次月食的食分為1.364,亞洲、歐洲(除西南部)、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除極東部)可見,東亞、南亞和澳大利亞可見“帶食月出”,南美洲可見“帶食月落”。

月全食的初虧將發生在北京時間11月8日17時09分,18時16分食既,18時59分食甚,19時42分生光,20時49分復圓。在我國,東北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其他地區則會看到“帶食而出”。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的大部分地區看不到初虧,但可見初虧之后的月食過程,包括全食和后半程半影月食。

月全食為何會讓月亮變成“血月”?原來,太陽光被地球大氣層折射的過程中,波長較短的光被大氣層中各種微粒散射較多,而波長較長的紅光不容易被大氣層微粒散射,所以紅光能穿出大氣層到達月球表面,再被反射回地球,使月亮呈現暗紅色。

施韡介紹,月食的觀測是比較容易的,裸眼目視觀測、攝影攝像或借助望遠鏡,都是可行的方法。攝影最好使用長焦鏡頭。“這次月食是帶食而出,非常適合結合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觀拍照。攝影愛好者要選擇東方較為開闊的地點,月亮升起后亮度、顏色都會有顯著變化,記得調整相機參數。”

值得關注的是,11月8日17時至21時30分,上海天文館將通過望舒天文台的“雙焦點可切換一米望遠鏡”,進行視頻直播,讓公眾欣賞一輪大大的“紅月亮”,還能看到地球本影外的月球地貌。據介紹,上海天文館“一米望遠鏡”是國內最大口徑的科普光學望遠鏡,主鏡口徑為一米,採用可自由切換的雙焦點設計。其主焦點視場為1.5度,可開展大視場巡天觀測﹔耐氏焦點視場為10角分,可用於高分辨率天體觀測。

這台望遠鏡還會向公眾展現月亮逐漸遮擋天王星的過程。據介紹,月球的視直徑遠大於行星或恆星的視直徑,而且月球與行星的運行軌道相近,因此經常會遮掩行星或恆星,這種天象叫做月掩星。由於天王星遠離太陽且亮度較低,月掩天王星並不常見。

“從全球范圍來看,月掩天王星不算罕見,今年已經發生過一次。但月掩星的可見范圍比較有限,所以如果具體到某個城市或地區就比較罕見了。”施韡解釋,以上海為例,下一次月掩天王星要等到2045年3月29日,可惜發生在白天﹔肉眼可見的月掩天王星要等到2068年2月27日。而月掩天王星與月全食同時發生,就極為罕見了,下一次“月全食掩天王星”將出現在4344年8月8日。

本次“月全食掩天王星”非常適合我國東部地區觀測。以上海為例,月升時間約為16時54分,月掩天王星始約為19時11分,此時月亮地平高度已達到28度左右。“月掩星是非常有價值的天象,建議天文愛好者利用好望遠鏡,並提前根據北斗、GPS等系統校准時間,進行掩星的計時觀測。”施韡說。

(作者:俞陶然)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