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如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上海靜安法院發布涉老案件典型案例

2022年09月28日16:31 | 來源:東方網
小字號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9月27日報道: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9月27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發布“司法護老、法暖夕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老案件典型案例。

其中,一起“百歲老人追索贍養費糾紛執行案” 是“老養老”類、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相結合的贍養糾紛涉老執行典型案例。

百歲老人李某生活不能自理,育有子女9人。因李某與子女均不在同一處居住,也曾聘請鐘點工照料其獨居生活,但其養老金入不敷出,無法承擔日常生活開銷,故訴請上海靜安法院要求子女履行贍養義務並定期探望。法院依法判決李某的子女每月負擔贍養費300元,且每月探望一次老人。然而,李某又因子女未履行贍養義務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追索贍養費和要求履行探望義務。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上海靜安法院多次走訪被執行人,考慮到被執行人即李某的子女也系行動不便的80多歲高齡老人,且探望義務無可替代性,具有很大的執行難度。為此,上海靜安法院積極搭建平台、選取特定時間,組織子女集中探望,督促被執行人履行贍養義務,最大限度的修復老人與子女們的親情,實現了李某精神贍養的需求。

靜安法院表示,該案的判決充分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用法律的尺度和溫度修復受損的親情關系,一方面保障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保障老年人在精神上的情感撫慰。本案的執行環節更是體現了善意執行、文明執行的理念,將敬老、愛老、助老、尊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融入執行的全過程。

另一起“遺囑繼承與老人居住權沖突糾紛案”是涉老年人居住權保障的涉老民事典型案例。

八旬老人吉阿婆長期與其女楊某居住在涉案房屋內。楊某去世前立下公証遺囑,由楊某女兒張某繼承房屋的大部份額,其好友許某繼承小部份額,故楊某去世后,二人訴至法院要求按照遺囑繼承該房屋產權。吉阿婆子女擔心該房屋被繼承后若被處置,無法保障吉阿婆的居住權。

審理中,法院既認可公証遺囑的有效性,又兼顧保障八旬老人的居住權益,通過加強法律釋明與糾紛調解,張某與許某承諾在繼承房屋后會保障吉阿婆的居住權直至其終老,雙方握手言和。

靜安法院認為,該案的調解實質性解決了公証遺囑繼承和老年人居住權的沖突矛盾,較好地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涉老審判工作呈現出案件數量持續增長、案件類型日益多元、老年人對司法保護的需求日益迫切等新情況、新特點。為此,上海靜安法院在原有工作機制基礎上,成立涉老案件工作辦公室,持續優化涉老案件處理機制,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適老型司法新環境。

據悉,本次發布的12個涉老典型案例囊括刑事、民事、行政、執行等不同類型案件,既涵蓋繼承、贍養、監護、居住等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涉及旅游合同糾紛、人身財產安全等老年人關注的話題,以及非法集資、詐騙等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的犯罪,以公正高效的司法裁判,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