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托育服務“15分鐘生活圈” 上海“十四五”將新增200余所幼兒園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曹磊9月22日報道:今天下午,市委外宣辦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據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王平介紹,“幼有善育”關系廣大兒童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美好未來。這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學齡前兒童善育工程”作為民心工程加強推進,著力供給高品質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資源。實踐中,我們從三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是率先建體系。我們堅持“政府主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思路,在全國率先探索並基本形成了以幼兒園托班為主體、普惠性資源為主導的托育服務體系。堅持“普及普惠、安全優質、多元包容”的3-6歲學前教育發展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學前幼兒提供高品質的保教服務,形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基本格局。堅持教養醫融合、線上線下結合的科學育兒指導,“市—區—街鎮”形成合力,每年為適齡幼兒家庭提供不少於10次免費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二是大力擴資源。托育服務資源方面,全市有各類托育服務機構1151個、提供托額5.3萬個,其中普惠性托育機構佔比近60%。考慮到幼兒園開設的托班最受家長歡迎,我們從2020年起,要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原則上都開設托班,同時在現有幼兒園中挖掘潛力開設托班,在保障小班幼兒入園基礎上,托班能開盡開、應開盡開。到2022年9月,全市已有856所幼兒園開設托班,佔幼兒園總數50.6%。此外,今年我們啟動了社區托育服務試點,利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嵌入式、標准化的社區托育點“寶寶屋”,提供就近就便的臨時托、計時托服務,靜安區江寧街道等已率先試點,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學前教育資源方面,全市有幼兒園1699所,其中公辦園在園幼兒佔70%以上,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幼兒佔比超過9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超過99%,學位總量滿足入園需求。
三是聚焦提質量。我們強化托育服務從業人員培養培訓,要求保育人員100%持証上崗。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上海市學前教育學院,全市學前教育教師接受專業教育的比例超過95%。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爭創優質幼兒園,市示范性幼兒園和市一級幼兒園佔比超過60%。著力打造“進樓宇、進園區、進場館、進社區、進家庭”的“五進”新模式,把科學育兒資源送到了家長身邊。
當前,學前幼兒入園規模經歷十年增長后,正處於平穩發展階段。我們還將從三個方面深化“幼有善育”:一是加強立法保障,目前,《上海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已納入我市年度立法計劃,有望成為全國首部覆蓋0-6歲幼兒全年齡段公共服務的地方立法。二是深化資源建設,“十四五”將新增200余所幼兒園,穩步推進“寶寶屋”建設,全市街鎮覆蓋率達到85%,打造托育服務“15分鐘生活圈”。三是提升服務質量,開展市級保育帶頭人工作室創建,舉辦全市保育人員技能大賽。同時,把科學育兒納入一網通辦“出生一件事”,讓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時獲得公益、便捷、貼心的育兒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