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當心!你網上代購的上海光明邨鮮肉月餅可能是假的!新包裝啥樣?

2022年08月17日10:33 | 來源:東方網
小字號

原標題:當心!你網上代購的上海光明邨鮮肉月餅可能是假的!新包裝啥樣?

  距離中秋還有一個月,上海現烤月餅市場又熱了起來,包括光明邨在內的部分老字號品牌備受歡迎,即便在40℃的烈日下,仍排著等候購買的消費者。

圖片

  不少消費者為了便捷,希望通過“跑腿代買”等方式選購美味,“天氣那麼熱,想網購光明邨的鮮肉月餅,但平台上都是‘代購’,地址五花八門,到底是不是真的?”記者求証發現,其中不少門店並非正牌。

圖片

△外賣平台上有很多商家自稱“光明邨大酒家”

  “李鬼”店鋪竟然一店多址

  “目前,光明邨隻有4家店,其余的都不是我們的店,也沒有商場裡的專櫃。”光明邨大酒家淮海中路店負責人項開宇告訴記者。據悉,4家正牌店分別是淮海中路店、魯班路上的光明邨配餐分公司、田林地區的匯陽廣場店和古美地區的中庚漫游城店。截至目前,4家店均未在外賣平台開設官方店鋪。

圖片

△4家正宗“光明邨”

  然而,在點評網站和外賣平台上,“光明邨”都不止4家,而且大部分使用了淮海中路光明邨大酒家的門面或產品照片吆喝。

圖片

  例如,網上有一家“光明邨”新店自稱位於“淮海中路街道西藏南路300號后門”,網店評價中也有不少淮海中路光明邨的門面照片和產品照片,可光明邨並沒有這家門店。多家主流地圖軟件的搜索結果也顯示,“西藏南路300號”沒有光明邨。

  還有幾家自稱“光明邨”分別位於長寧區華陽路、虹口區天通庵路、徐匯區新徐虹農副產品市場內等。經核查,以上地址也沒有光明邨,更有網友直接通過評論打假。

圖片

△有網友通過評論打假

  在外賣平台上,有部分與光明邨相關的店鋪標注為“代購”。這些店鋪提供的照片均與光明邨的招牌點心和熟食相關,但店鋪說明表示,他們隻提供跑腿到店代為購買服務,“一切商業行為與店鋪(品牌)無關”。

圖片

△有外賣商家標注並公告自己做的是“代購”服務

  也有部分商家沒有標注自己是代購商,卻使用了與光明邨類似的介紹。例如,一家名為“光明|邨大酒家”的商戶使用了淮海中路光明邨的門面照片,自稱“新店開業”,提供“光明村鮮肉月餅”“光明村蟹粉月餅”“光明村百果月餅”“光明村豆沙月餅”等產品。但查看其在外賣平台的登記信息,顯示其實際地址位於“長寧路1018號龍之夢大廈嘉善路222號”。長寧路和嘉善路相隔甚遠,這分明是兩個地址,怎麼會是一家店?再看它公示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証,真實名稱叫“上海市徐匯區香宏餐飲店”,經營場所在嘉善路222號。通過啟信寶等第三方平台搜索,該餐飲店為個體工商戶,與光明邨也沒有任何股權或投資關系。

圖片

圖片

  △另一家自稱經營地址在華陽路的“光明邨大酒家”發布的產品信息、商家信息和商家圖片,該商戶也與光明邨沒有關系

  “代買的價格要比現場買高一點,原價60元10隻的鮮肉月餅要賣88元,但送貨速度很快,半小時就能送到。至於真假嘛,沒吃過現場買的,所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通過外賣平台代買過光明邨鮮肉月餅的消費者吳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沒有內行人提醒,光看網上平台的產品信息,很難分辨真偽。”

  老字號打假可以這麼做

  事實上,由於光明邨的月餅、熟食現制現售、產量有限,目前不提供官方外賣服務,消費者需要現場選購。最近,為了方便消費者查找門店信息並辨別真偽,4家門店統一了線上店鋪的Logo,更新了線下銷售的月餅包裝盒,並從8月11日開始啟用。

  其中,鮮肉月餅使用帶有白玉蘭花樣的淡粉紅色紙盒,注明“鮮肉月餅”﹔其余內餡的月餅則使用帶有雛菊花紋的淺綠色紙盒,注明“特色月餅”。盒子上都有品牌Logo。

圖片

圖片

△光明邨更換了月餅包裝,方便消費者識別

  “包裝盒畢竟不是防偽盒,為了食品安全和品質,建議大家還是到門店選購,不要隨意相信‘代購’。”項開宇提醒。

  據介紹,光明邨現在網絡上除光明邨大酒家的公眾號外,沒有授權任何門店銷售光明邨的產品。

圖片

圖片

圖片

  另一家網紅老字號上海哈爾濱食品廠也關注到“跑腿”“代購”可能存在的魚目混珠現象。為了防止“李鬼”,“哈氏”品牌選擇主動出擊,用官方外賣統一服務方式。

圖片

  △哈氏的官方門店統一上線外賣平台,用“品牌”標簽強調身份,並使用統一的Logo和產品介紹

  總經理陳一峰說,之前各家門店零零散散做過外賣,也遇到過跑腿代買的外賣小哥,“與其讓消費者找小哥代買,不如我們上線官方外賣,質量有保障。”自8月15日起,“哈氏”外賣正式上線餓了麼,蝴蝶酥、杏桃排、蟹香蛋黃鍋巴、上品西番尼等招牌產品全部實現了線上下單、送貨上門,外賣平台上官方店鋪的Logo、產品照片及介紹等全部統一,方便識別。消費者通過外賣平台能找到就近的正規門店,下單后由門店接單發貨,小哥配送。

圖片

圖片

△上海哈爾濱食品廠的明星產品都能外賣了

  陳一峰說,上線外賣既能解決天氣炎熱、消費者不想出門選購的問題,也能吸引青睞網購的年輕群體,“老字號並不甘心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一直在嘗試新渠道。官方外賣只是其中之一,我們的小區團購還在進行,還會嘗試電視購物、短視頻直播等。希望通過更多的渠道,把品牌和品質送到市民身邊。”

  同樣推出官方網售和官方團購的還有三陽南貨店、邵萬生等老字號。這些老字號除了在電商平台開設官方旗艦店外,還設計了小程序,又增加了社區團購、電視購物等渠道。三陽電商負責人樓晨說,新渠道拓展了服務半徑,也增加了消費群體。以社區團購為例,它雖然是疫情期間的特殊服務方式,但有持續性,“我們仍在招募社區團長,因為我們發現小區居民很歡迎送上門的美味。對品牌來說,社區團購能實現工廠到社區的直接配送,效率很高,這是消費者與企業的共贏。”

圖片

  面對老字號們的各種新招,消費者拍手稱好。不過,也有消費者提出,點評網站和外賣平台也要承擔責任,審核商戶的登記信息,規范他們的服務行為,避免出現“傍名牌”“傍老字號”或“挂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來源:東方網綜合上海辟謠平台、上海黃浦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