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網通辦”異地辦事也享“同城服務”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8月15日報道:打開“一網通辦”公積金專區,業務辦理欄中進入貸款項,通過系統實時核驗身份后,點選表格信息並完成提交,一張個人申請出具異地貸款繳存的使用証明(以下稱“異貸証明”)便在線生成了。在滬工作的寧波人李女士最近通過這一方式拿到了証明,直呼“太方便了”。
不僅是上海和寧波,長三角41個繳存地城市中心目前均可受理異貸証明業務,至今年7月底,5.2萬筆異貸証明在該平台上開具,職工真正實現了“零跑腿”。
這是長三角“一網通辦”三年改革成效的一個縮影。2019年5月,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長三角“一網通辦”正式上線。3年多來,滬蘇浙皖緊密合作,跨省服務打破行政區劃壁壘,一批區域創新應用讓企業和群眾切實享受便利的“同城服務”。
記者從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獲悉,目前,三省一市共推出138項長三角跨省通辦服務,累計全程網辦辦件超543.8萬件,567個線下窗口在41個城市(地級市)全覆蓋,並實現了37類高頻電子証照高效共享互認。
一批全國首創跨省應用的推出正在極大便利老百姓日常辦事。銀行網點分布廣、機具數量多,把政務服務入駐到五大國有銀行的自助終端是此次改革中的一個亮點。
以中國銀行為例,今年4月初,中行上海市分行率先將上海“一網通辦”事項全面推廣至三省一市所有中行網點,覆蓋2178家網點的4612台智能櫃台。
“目前,長三角通辦事項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近期開通的戶籍事項証明、長三角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等事項很受歡迎。”中行上海市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銀行自助終端辦事,政府迅速延伸了政務服務半徑,居民則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便利的政務服務,下一步還將持續擴大推廣范圍,提升業務知曉度。
破解長三角異地就醫的種種不便,推進居民就醫的“同城化”也是此次改革的重點事項。
杭州人張先生最近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就醫,拿到了交行惠民就醫“先看病,后付費”的同城待遇。這是專為來滬就醫的長三角患者提供的一項“惠民就醫”的創新授信服務舉措,也上海正在探索的一項特色試點。
同時,此次改革還深化了異地就醫備案結算,並推進了長三角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目前,已有27個城市醫保關系轉移接續雙向在線辦理,累計辦件10832余件,平均辦結時限4.9個工作日,單筆最短辦結時間僅為3分鐘。
長三角“一網通辦”的改革不僅方便了市民群眾的生活辦事,對企業而言,“跨省通辦”的實現還能切實降低行政成本。
8月1日,上海建棟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孫女士身在蘇州,卻完成了上海寶山的企業注銷登記。收到免費政務快遞送來的注銷單后,她興奮地在“朋友圈”晒圖並寫道:“通辦真便捷,老師們都很給力!”
記者從寶山區行政服務中心獲悉,自2019年底即啟動長三角“一網通辦”改革以來,目前,逐步構建了涵蓋8省44個縣、市、區的“跨省通辦”服務圈。今年6月,基於現階段省際間平台數據對接成果,又在“一網通辦”寶山頻道推出37類高頻長三角跨省電子証照在線調用。目前,已成功調用身份証、駕駛証、行駛証、營業執照等長三角電子証照1000余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