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郊田頭一批蔬果新品種“路演”,立馬“紙變錢”

大棚裡,苦瓜、綠葉菜等正長勢喜人﹔田頭會場裡,一邊是青菜、茄子、絲瓜等新品蔬果被現場烹飪,邀請人們品鑒,另一邊則是農科人員輪番上台“路演”,推介各自培育出的瓜果蔬菜新品種……
近日,在位於金山區楓涇鎮的阿林果業專業合作社,一場“上海農科院金山‘百裡菜園’成果路演”活動熱鬧上演,來自上海市農科院的眾多科研人員攜一批蔬果新品種亮相推介,其中苦瓜、甜瓜、哈密瓜等4個新品種成功轉讓成果,合同金額達到了448萬元。
“這個苦瓜新品種,叫‘青脆1號’。它的瓜色呈淺綠色,與市面上的其他苦瓜相比,味道不太苦,適中,口感爽脆,而且具有豐產性高的優勢。”在現場路演的市農科院園藝所科研人員張紅梅告訴記者,經過對該品種的前期試種,阿林果業合作社今年種了100個大棚,目前盒馬裡唯一的有機苦瓜就是由其專供,每300克售價13.8元,是普通苦瓜價格的四五倍,但仍供不應求。
因為看好“青脆1號”,阿林合作社當天與市農科院園藝所進行了正式簽約,買下這個苦瓜新品種在上海地區的4年品種使用權(排他許可),合同價在48萬元。
當天路演的甜瓜新品種“星星蜜一號”,則以2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上海農科種子種苗有限公司。
這種甜瓜的顏值頗高,果實呈高球形,果皮白色光滑,上有深綠條斑,就像流星劃過,又名流星瓜,“星星蜜”的命名也由此而來。除了外觀獨特,其果肉口感細膩鬆軟,風味香甜,頗受消費者歡迎。該品種適合早春栽培,一般產量可達2500-4500斤,上市時間在5月初開始,零售價在每斤6-8元,畝產值可達1.5萬-2萬元。
另外兩個哈密瓜品種“東方蜜3號”“東方蜜4號”,也以200萬元的總價進行了成果轉讓。
這兩個品種都具有長勢較強、綜合抗性好、易坐果、肉質鬆脆、細膩多汁、糖度高等特點。但外形上,東方蜜3號為白皮、光皮或帶細紋,而東方蜜4號則是黃皮全網紋,二者果肉都呈桔紅色,十分誘人,風味甚佳,得到了消費者認可。
在現場的路演中,一種長相酷似小冬瓜的節瓜新品種“菲綠達1號”,也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
負責該品種路演的市農科院園藝所科研人員王穎告訴記者,節瓜是冬瓜屬的一個變種,相當於冬瓜的“兄弟”,但與冬瓜“性寒”不同的是,節瓜為平性,也適合老人、孕婦、小孩等人群﹔而且,其口感偏甜,可鮮食,也可清炒、煲湯,軟糯可口,不容易散掉。
“節瓜比冬瓜略貴,但頗受市民喜愛。不過,它原本主要產於華南地區,以往隻有少量運銷上海。我們這個新品種問世后,讓上海地區也能種出優質好吃的節瓜,目前該品種已在奉賢、浦東、崇明等地試種、推廣。”王穎如是說。
在現場品鑒中,一種叫“綠麒麟”的新品茄子,也以青綠長相和軟糯口感贏得了不少人的夸贊。上海農科院園藝所茄子課題組組長、國家大宗蔬菜產業體系上海試驗站站長查丁石告訴記者,該品種已問世有六七年,特點是綠皮光亮、口感糯,即使夏季高溫,也不容易老,而且色澤格外好看,“目前該品種主要在崇明種植,每天供應盒馬1000份,每400克售價6.9元,供不應求,在線上收獲了市民的大量好評”。
烹飪和品鑒現場,還有3個青菜品種一同亮相,引起了人們對比品評的興致。“這三個品種各有優勢。”市農科院科研人員朱紅芳介紹說,“新夏青6號”口感較嫩,也屬耐熱品種,同時其下胚軸較長,是常規品種的2倍左右,適合機械化收割,今后將是推廣機械化收割的青菜主栽品種﹔“新夏青7號”顏色更深,頗為好看,在種植種除了有耐熱特性,還耐濕,長勢強,這在去年台風期間得到了檢驗,哪怕被水淹過,幾天后菜心還能頑強長出來﹔而“艷青”除了耐熱耐濕,還有耐抽苔的優勢,適合周年化生產……
琳琅滿目的瓜果蔬菜新品種,不僅讓人看了滿心喜悅,也將助力市民菜籃子不斷豐富、升級。上海市農科院園藝所負責人朱為民介紹說,過去三年,該所已累計實現成果轉化13項,合同金額752萬元,實際到賬金額1392萬元。“成果轉化的持續推進,不僅僅實現了‘紙變錢’的轉變,也有效避免了科研與產業的脫節,更改變了科研成果的考核機制,由會議、論文考核轉變為根據實際應用業績來檢驗成果的成熟性和產業化的前景。”
市農科院有關專家坦言,目前,在上海推廣的青菜品種超過300個,這與改革開放前的“上海青”一枝獨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番茄品種超過200個,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公司的品種,與21世紀初上海自主選育的“906”、“903”系列番茄品種暢銷全國也不可同日而語了。“類似今天這樣的成果路演和轉化,一方面促進了上海本土成果的應用推廣,從更深層次上來講,是進一步促進了科研人員科技創新和‘比學趕超’意識的增強。”
當天的活動由上海市農科院、金山區農業農村委、國家大宗蔬菜產業體系上海試驗站、上海市綠葉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聯合主辦。據了解,目前,上海市農科院正與金山區攜手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將以科技創新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更多新品種、新技術在金山“落地、開花、結果”,融入金山區“三個百裡”建設和“上海灣區”城市品牌打造,形成特色標識和核心競爭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