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頭一家川菜館6月以來免費提供單人套餐

上海街頭一家川菜館6月以來免費提供單人套餐
“感受過溫暖,希望將愛傳遞”
■本報記者 黃尖尖
“如果你在上海臨時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遇到困難,你可以來小店告訴服務人員,來份‘單人套餐’。不用買單,不必客氣。你隻需在以后你有能力的日子裡,記得多幫助一下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位於漕寶路的一家“七哥酸菜魚”川菜館門口貼出的告示。6月以來,這家川菜館已經為30多位困境中的普通人提供過幫助。
“一份單人套餐”是求助者和施助者彼此間的默契。
虧損20萬,仍想著幫助別人
傍晚時分,一個小伙子推開了飯館的門。他皮膚黝黑,看起來20出頭,頭發蓬亂,穿著一雙舊拖鞋。平時負責接待客人的陶虹宏走過去:“歡迎。”小伙子有點局促,試探性地問:“可以來一份單人套餐嗎?”“好的,沒問題。”陶虹宏溫和地回了一句,便去后廚下單。
等待餐食的時候,小店老板何成問他是做什麼工作的,年輕人支支吾吾說,自己從老家來上海后就遇到疫情,一直找不到工作,想回家又沒錢。何成聽了有點心酸。拿著盒飯離開時,男孩說了聲謝謝,消失在暮色中。
“我們剛貼出告示的時候,最多一天有6個人來點‘單人套餐’。”何成說,這些人中大多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且都是一次性的,沒有“回頭客”。“很多人來過一次就不好意思再來了。他們中有的可能回了老家,有的可能已經找到工作,再也沒見過,但能在他們最困難時提供一點幫助,也是緣分。”小館平時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萬元,現在堂食暫未開放,一天營業額隻有5千多元。這次疫情讓小店遭受重創。“封控兩個月,沒有任何營收,還欠下12萬元房租,虧損至少20萬元。”
自身面臨著虧損,為何還要想著去幫助別人?“做一份套餐就是多炒一份菜而已,但對於困境中的人來說很重要。”何成說。
隻要努力,就會有回報
31歲的何成和陶虹宏夫妻倆的老家在重慶市開州區趙家街道,店裡11個人都是同鄉。“趙家街道家家戶戶有做餐飲的傳統,老一輩帶著年輕人在全國各地開川菜館。”何成從小開始學廚,曾在浙江寧波開飯店,5年前跟親戚來到上海開了這家“七哥酸菜魚”。“他們都是跟著我出來打拼的,年紀都比我小。”小館承載了11個人的夢想和生計。
晚飯時間,來小店點餐的客人多起來,他們在門口下單,等待10多分鐘就能取餐。現在小店隻做外賣,每天,夫妻倆就和店員輪流開著兩輛電瓶車,奔走在各處送外賣。“這些客人都是熟客,來點餐不用說地址,下單了我們就直接送過去。”
2020年疫情發生時,小店歇業了半個月,這次疫情面臨挑戰更大。“每個月6萬元房租、6萬元工資,按照現在的營業額,我們要麼欠工資,要麼欠房租。”何成說,“員工的工資一定不能拖欠,因為每個人的背后都是一家子。”
11個人租住在附近的一個小區裡。“疫情期間,樓組長看到我們人多,經常把多余的物資分給我們。”4月中旬,何成隔壁鄰居感染了新冠,夫妻倆成了密接。“在去隔離點之前的兩三天時間裡,我們幾乎都沒有物資,又不能參與團購,是我們的房東到處幫我們籌措物資。”在最困難的時候感受過溫暖,他們也想把這份關愛傳遞給更多人。“我相信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開放堂食后,小店就能恢復。人還是要心懷希望。”
“我還是很喜歡上海,在這座城市裡,隻要努力,就會有回報。”何成的夢想是在上海開連鎖店。眼前的願望則是希望當初懷著一腔熱血跟他從老家出來打拼的這群人都能賺到錢,養活家人。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