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保衛戰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上海重整行裝再出發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6月1日,在靜態管理兩個月后,上海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外灘車流如織,地鐵公交掃碼上車,陸家嘴的寫字樓迎來復工人群……那個熟悉的上海,開始回來了。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多個省份和解放軍的大力支援下,上海干部群眾團結一心、連續奮戰,取得了大上海保衛戰的重大階段性成果。“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上海正在積極探索超大城市常態化防控新機制,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回歸正常軌道。
恢復正常秩序,迎來新的開始
5月31日,上海實際新增感染者14例,與4月13日單日新增2.7萬例的疫情峰值相比,已大幅下降。
此前,在上海政務平台上,不少市民留言表達恢復生產、如常生活的迫切願望。
5月29日下午,每日例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加開一場,介紹剛發布的《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8個方面、50條政策措施,惠企利民力度空前。
5月30日,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召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直接連線各區、各街鎮,共1100多人參加。會議要求,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全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是上海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期盼。“6月1日零時起,上海有序恢復住宅小區出入、公共交通運營和機動車通行。”5月30日傍晚,這條通告在“上海發布”剛發出,立刻在市民手機上“刷屏”。不少網民紛紛留言:“熟悉的上海就要回來啦”“上班后加倍努力工作”“上海的明天會更好”。
5月31日,上海本輪疫情的第九十場新聞發布會結束時,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最后說:“明天,我們的城市將迎來新的開始!”
調整心態,收拾行裝——6月1日,上海市民上班了。
眾志成城戰疫,歷史不會忘記
大上海保衛戰是場大考、硬仗。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潛伏期短,而擁有約2500萬人口的上海,具有人員流動性大、密度高,老齡化程度深,老舊裡弄和城中村疫情極易蔓延等特點。隨著感染者逐日激增,上海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關鍵時刻,全國人民守望相助、馳援上海,各地醫務人員和重症專家來了,軍隊衛勤力量來了,援助的生活物資來了。在方艙醫院、定點醫院,在核酸採樣點、檢測實驗室,在交通運輸線、物資中轉站……逆行馳援的各路力量與上海人民並肩奮戰,匯聚起共抗疫情的強大力量。
關鍵時刻,上海廣大黨員干部夜以繼日,在抗疫一線奮力拼搏﹔市民群眾克服困難,堅決阻斷疫情傳播。72萬余名黨員向社區報到,6000多名居村黨組織書記奮戰數月,逾百萬名志願者堅守核酸採樣、物資配送、垃圾清運等崗位,廣大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等沖在前面、頂在一線,經受了極限條件下的考驗,完成了艱巨繁重的任務。
關鍵時刻,上海保持城市核心功能正常運轉,努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重要單位、重點崗位,一大批干部職工吃住在辦公室、守護在崗位上,默默無聞,無怨無悔。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上海金融行業超過2.5萬名員工從3月底就駐守單位,確保提供穩定連續的金融服務﹔上海港2萬多名職工嚴格閉環管理、堅持生產作業,實現了各港區連續不間斷運轉﹔作為我國重要的對外開放平台,第五屆進博會籌辦工作順利推進,簽約面積超過規劃面積70%,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數量超過240家……
歷史會記住在大上海保衛戰中奮戰過的每一個人。
直面“前所未有”,重整行裝出發
“本輪疫情對上海經濟運行的沖擊前所未有,市場主體所遭遇的困境前所未有,經濟恢復和重振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5月29日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相關負責人在強調上海經濟發展基本盤和長期向好態勢沒有改變的同時,連用了3個“前所未有”。
確實,如同疫情防控須臾不可放鬆,經濟恢復和信心提振同樣挑戰巨大、刻不容緩。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上海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兩個多月史無前例的靜態管理,2500萬市民抗擊疫情的集體磨礪,讓大家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更加自覺守護共同的城市家園。
團結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裝再出發。
再出發,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全力跑出經濟恢復和振興的加速度,更好穩主體、強動力、惠民生。要給市場主體以明確預期,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深入走訪傾聽,辦好民生實事。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再出發,需千方百計恢復重振。圍繞落實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措施,上海結合實際迅速制定出台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干貨滿滿:穩外資,提前啟動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加大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促消費,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對置換純電動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一次性1萬元補貼﹔擴投資,年內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區改造,新啟動8個以上城中村改造項目﹔惠民生,優化人才直接落戶、居轉戶、購房等條件,通過發放一次性補貼等保障困難群眾生活﹔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無縫續貸”2022年增量力爭達到1000億元﹔助企紓困,對餐飲、零售等7類行業中不裁員少減員的企業發放一次性穩崗補貼,為9萬多市場主體減免房屋租金140億元,全年將為市場主體減負各類資金規模3000億元以上……
再出發,唯有擔當盡責苦干實干。5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理事會審議通過示范區碳達峰實施方案,76項年度重點工作中有12項基本完成、60項取得階段性成果。5月28日,普陀、奉賢等區分別集中“雲簽約”一批重點項目。5月29日,上海著名商廈恆隆廣場開門迎客。5月30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成功實現三船出塢兩船起浮的重要進展。5月31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門制定出台促進旅游行業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12條措施。6月1日,市民走出家門,奔向工作崗位……
6月1日,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給全市人民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廣大市民對這座城市的深沉大愛,用一道道微光匯聚成希望的光芒,表示將加倍努力,給予大家更多相信上海、扎根上海、熱愛上海的理由,上海必將重現繁華活力,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孕育了偉大的建黨精神。上海是一座向來無懼困難、勇於創造奇跡的英雄城市,上海干部群眾向來敢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整行裝,再出發。明天,上海會更美好。
(相關報道見第二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2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