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一線戰疫·臨汾街道︱來自71戶鄰居的生日祝福

2022年04月28日14:43 |
小字號

"我家裡菜多,有叔叔阿姨需要的我可以分一些。"

"家裡老人關節痛,請問大家有膏藥嗎?"

"給你放門口了,不夠再問我要。"

……

這是疫情期間汾西路88弄居民區樓組一條條溫馨的對話,當社區往日的熱鬧繁華暫時“安靜”下來之后,我們突然發現了“遠親不如近鄰”有了新的詮釋:社區鄰裡溫暖互助,同心同向共克時艱。

隔離的是疫情,隔離不了鄰裡守望互助的溫情。鄰裡互助的點滴“小事”,凝聚起社區疫情防控的“最大公約數”,所有人都堅信,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沒有任何困難不可戰勝。

特殊的生日特殊的愛,鄰裡間的雙向守護

4月18日,家住汾西路88弄38號樓的陳思楠小朋友度過了一個特別的生日,一個簡單的雞蛋糕,一碗冒著熱氣的羅宋湯和來自71戶鄰居的祝福,雖然母親缺席但她仍倍感溫暖。

陳思楠的母親陸靜奕是靜安區中醫醫院的護士,疫情期間,她自覺責任重大,便主動提出負責樓道、電梯的消殺。隻要她休息在家,每日早晚兩次的消殺都是由她包攬,從未間斷。剛開始啟用抗原測試時,許多鄰居還不會使用,她也是十分耐心地一對一進行教學,同時也常常在樓組群裡與大家分享專業的自我防護知識,鄰居們對她十分信賴。

本想陪伴女兒度過生日的陸靜奕接到通知要即刻前往方艙醫院支援,面對女兒略顯失望的神情,陸靜奕也十分不忍,隻能安慰道:“媽媽回來一定陪你補過生日。”同時,陸靜奕也在樓組群裡告知了這一情況,並與志願者交接了消殺事宜。

得知這一消息后,擔心小朋友失落的鄰居們紛紛在群裡接力為陳思楠送上了生日祝福,住在隔壁的秦懿一家立刻動手為小朋友自制了蛋糕,還特意包裝了一番送去了陸靜奕家裡。吳海芳擔心陳思楠和父親在家做飯有困難,當即表示自己每日可以多做一點飯菜送來。

手作生日蛋糕

第二日,吳海芳便煮了羅宋湯送來,還貼心地為樓裡其他小朋友都准備了一碗。吳海芳表示:“平時陸醫生就很照顧我們大家,這次她去‘前線’了,家裡的小朋友我們自然要多多幫襯些。”其他鄰居也紛紛關心道“家裡菜還夠?我給你送點雞蛋,小朋友要多吃點。”“今天家裡做了鍋貼,小朋友愛吃嗎?”“家裡缺啥了群裡吆喝一聲,我們互幫互助!”……

看著微信群裡不斷冒出的關心,身在方艙的陸靜奕大為感動:“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遇到這麼好的鄰居們,我真的是太幸運了!”

自發加入志願團隊,樓組滿滿“正能量”

汾西路88弄38號樓在樓組長朱英海“老爺叔”的帶領下,一直是一個團結有愛的“大家庭”。疫情期間,鄰裡間盡自己所能互相幫助,緊緊凝聚在一起。在守護好自己樓棟的同時,他們也積極加入社區志願團隊,為守護小區貢獻一份力量。

今年72歲的朱英海以身作則,每次發放物資、抗原試劑他總是最早到場幫助居委會工作人員。他還帶著孫女一起幫助樓裡的老人使用“健康雲”、核酸碼,每次核酸篩查時在現場積極維護秩序,從不缺席。在他的感召下,樓內的居民也紛紛加入志願者的行列。

住在1樓的租戶景坤、徐珊夫婦雙雙報名成為了社區志願者。每天上午10點至12點景昆作為快遞組志願者,都會與其他志願者一起為居民區42棟樓的居民配送物資。徐珊則是購物團志願者,每天都會關心202室的獨居老人李月珍和203室的純老戶王耀良、盛全妹夫婦,詢問他們的需求,每次她買物資時,總會記挂著“李阿姨的牛奶要喝完了,給她也帶一份”“王叔叔說最近有點上火,得給他買點梨子”。老人的子女雖不在身邊,但也能在微信群裡了解到徐珊對自己家人的照顧,連連向她道謝,徐珊表示:“都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我多跑兩步沒什麼,叔叔阿姨健康就好。”

2樓的董曼莉也是快遞組志願者之一,每天上午8點便開始幫助快遞組將居民的快遞按樓棟進行分類,以便后續志願者能及時有效的將快遞送至居民手中。她還為居民區志願者捐贈了一批飲料及小面包,為他們加油打氣。3樓的何睦清小朋友還特意繪制了一幅以抗疫為主題的水彩畫,在核酸採樣時親手送給了前來援滬的外地醫生,醫生收到畫時也十分驚喜,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汾西路88弄38號樓充滿正能量,社區鄰裡間守望相助、彼此溫暖,相信有了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合圍攻堅戰! 

(原標題:【防疫一線】71家鄰居的生日快樂)

(來源:美好臨汾)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