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個團隊,重新詮釋“養老服務”!集結年輕人的創意和中年人的溫柔……

2021年12月07日11:35 |
小字號

楊浦區,一直以來都是“養老大區”。截至2020年底,全區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總數41萬人,佔總人口比例38.81%,位列全市中心城區首位。巨大的養老需求,也催生了優質的養老服務。一批理念創新、服務到位的養老院在楊浦蓬勃發展。楊浦區社會福利院,便是其中之一。

隨著由老人們當“主角”的《名畫Cosplay》、《乘風破浪的奶奶》、《輪椅上的舞者》等攝影、音樂、舞蹈作品紅遍網絡,這家坐落於楊浦區鬆花江路上的養老院名氣越來越響,甚至成為“網紅”。作品中,老人們並不是人們印象裡的垂垂老矣、靜享晚年,而是朝氣蓬勃,輕鬆玩轉時尚、駕馭潮流。人們不禁要問,是誰在照顧老人們的日常起居?是誰讓老人們如此熱愛生活,如此“活潑可愛”?近日,記者走進這家養老院,一探究竟……

新生力量:“90后”、“00后”帶來驚喜

楊福院195人的護理團隊中,“90后”共35人,佔總人數近五分之一。護理員扶慧芳出生於1993年,2009年考入江西省民政學校的養老護理專業,幾年后簽約進入學校實習基地——楊浦區社會福利院開始實習。但“90后”這個標簽,在護理員扶慧芳進楊福院工作的前兩年,尤其想要甩掉。

在院裡部分老人的眼裡,“90后”與嬌氣稚嫩、沒法吃苦劃上了等號。“你就和我的孫女一般大,衣服你洗得干淨嗎?”“推輪椅時,你會不會摔著我?”……這樣的質疑,扶慧芳和其他年輕同事聽過很多次。甚至個別幾位尚有行動能力的老人,出於不信任,會背著護理員自己手洗衣物。

為改變這些老人們的想法,年輕人們決定加倍付出努力。大家翻爛了《養老護理知識》,將休息時間用於練習護理技術,每一次院內技能考核,都熬夜苦練實操……下苦功夫加上細心照顧,老人們終於放心地把生活日常徹底交給了他們。

除了照顧老人起居外,年輕人們也在用心揣摩爺爺奶奶們的“心思”。某天,院裡新來了一位王奶奶,情緒低落焦慮,總愛看向窗外。扶慧芳馬上想到,這是她想家了。於是,扶慧芳帶著奶奶在院裡散步,反復熟悉院內環境,並鼓勵她參加院裡定期組織的“銀發課堂”,幫助她結交新友。“我對她說,其實養老院就是一個微型社區。把這裡當成自家小區,把其他老人當成隔壁鄰居,心結會更容易解開。”很快,王奶奶愛上了繪畫,也與其他老人成了“小姐妹”,融入了這個溫馨大家庭。

除了扶慧芳,還有一批年輕人在養老領域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羅鑫對各大社交APP相當熟悉,創意火花不斷迸發,曾參與策劃拍攝了院內的《名畫Cosplay》、《乘風破浪的奶奶》、《“小人國”借位照》等多個“網紅”作品﹔王程,初來時是“愣頭青”,一年后已成為爺爺奶奶心目中的開心果……2018年,楊福院啟動試點數字化養老院服務,王程擔任數字化養老院院長,帶領團隊在一年內累計服務兩萬余人次。如今,他更是參與起草團體標准《數字(虛擬)養老機構建設規范》,並參與2021年上海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暨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選拔賽,榮獲個人三等獎。

在這些年輕人的推動下,楊福院煥發出別樣的青春活力。“90后”、“00后”這些標簽,不再急於“被甩”,而是成了這群年輕人胸前閃閃發亮的徽章。

中堅力量:中年護理員的溫柔與沉穩

時至今日,居民范阿姨都記得那一幕——幾年前的一個傍晚,范阿姨突然接到楊福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她的母親沈增修突然神志不清,已被送去新華醫院急救。范阿姨急忙趕到病房時,見母親的護理員陳德香正彎著腰站在病床邊,手指上纏著紙巾,一點一點地摳著老人嘴裡的痰。陳德香說,“這麼多痰堵著喉嚨,要怎麼透氣呢?摳出來就好了……”

今年87歲的奶奶沈增修,入住楊福院已有3年,患有輕度老年痴呆、哮喘病。陳德香對老人很有耐心。老人咳痰時,她在一旁輕柔拍背﹔老人臥床養病時,她為老人定時按摩、翻身﹔老人產生了負面情緒,她也會哄著老人開心……急救那天,陳德香在下班前,出於不放心,又去老人們的房間巡視了一圈,結果遇到沈奶奶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見狀后陳德香趕緊叫來了救護車,及時送老人去就醫。“我有時候覺得,陳阿姨就像我母親的另一個女兒。”范阿姨說,“好幾次,我母親就在她的幫助下轉危為安。”

與陳德香年紀相仿的劉壯麗,是一名男性護理員。2019年,他被評為上海市“最美養老護理員”。楊福院的老人、家屬、其他工作人員,提起他時總會說兩個字:溫柔。每天清晨五點,劉壯麗就來到住養大樓,為習慣早起的老人們洗臉、擦身、全身更衣。光是這幾個晨間護理的步驟,就足夠他忙碌一兩個小時。隨后早餐上桌,他開始給老人們一一喂飯。緊接著,他要為臥床老人翻身,陪同讀報,推老人下樓晒太陽,之后再喂午餐、晚餐,還要注意為大小便失禁老人換紙尿褲……一天下來,他通常要連軸轉十個小時左右,卻很少喊累。

陳德香、劉壯麗,是院內40-55歲的中年護理員群體中的成員,這一群體在工作人員中佔比大,是院裡的“中堅力量”。此外,院內老人平均年齡88.6歲,正和這群中年護理員自家父母的年紀一般大。而這層微妙的“年齡差”,也讓老人與護理員彼此間多了幾分親切感。

盡管中年護理員不像年輕人那樣富有創意,但他們細心、耐心,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深諳與老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大家經常將照護心得與年輕一輩護理員分享,共同在工作領取突破創新。

劉壯麗告訴記者,“很多人覺得,做養老護理員苦,我卻覺得老人就是老小孩。你如果真心對他們好,他們會心疼你,會說‘謝謝你’,讓你好暖心。”

團隊建設:作為護理員,他們很驕傲

在養老行業,普遍存在養老服務護理員隊伍總量少、流動率高、強度高、工資低、社會地位低、服務水平低的“一少兩高三低”情況。為此,楊福院與長沙民政職業學院、江西民政學校達成長期合作,吸引新鮮的年輕血液不斷流入。然而,要將年輕人“引進來”、“留得住”,光靠一份為老情懷還不夠。工資低、職業發展空間受限,是年輕人不願留在這一崗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楊福院如何提升員工的成長空間?2013年,楊福院突破編內、編外界線,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中層競聘,讓基層護理員能夠走上管理崗位。借此機會,包括扶慧芳在內的一批護理員晉升為護理主管、分院長,擁有了對護老工作的全新視野。

此外,楊福院實施獎金激勵制度,通過每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考評制度,對護理員隨時開展“三級大查房”,抽查護理員對老人的服務態度、流程規范度等,並根據考評結果,對優秀護理員進行獎勵。

養老護理員的另一困境,是職業認可度不高。2018年10月,楊福院發布護老者之歌《守護》,由護理員親自出演MV。它用一曲感人旋律,唱盡護理員工作的辛勤付出與溫暖收獲,告訴人們護理員同樣值得被尊重,養老服務行業同樣值得被選擇。此外,院方創新推出“愛居上海·樂業護老”項目,帶著護理員們組團參觀上海市地標性景點﹔推出“美的印象·愛的傳承”項目,讓優秀護理員走進攝影棚,由專業攝影師為他們拍攝藝術照﹔每月開展一次職業道德講評會,讓護理員們漸漸明白這一崗位的特殊價值……楊福院護理部主管楊鳳玲說,“經過在院裡幾年的培養與成長,現在,‘我是護理員’這幾個字,大家能說出口了,而且說得很驕傲。”

近年來,楊浦區委、區政府對養老服務護理人才隊伍建設也在持續關注。今年7月,針對“一少兩高三低”現狀,楊浦區正式實施《楊浦區養老服務護理行業拔尖技能人才扶持激勵辦法(試行)》及《關於提升本區養老服務護理人才隊伍整體水平的實施意見(試行)》,從人才引進、戶口落戶、住房保障、技能獎補、榮譽激勵等方面進行了政策突破,為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員提供人才落戶、公租房房源、住房補貼、一次性獎勵等多項內容。楊浦區也就此成為全市首個成體系推進養老護理隊伍建設的城區。

在多方推動下,楊福院護理團隊穩步成長。有人說,老人住進了養老院,晚年的生活已不值得再有期待。可這家“網紅”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們,卻偏要給夕陽也點綴上亮麗的顏色,讓老人們在這方小小天地間,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