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經濟數字化 上海新亮點

以5G為媒 超級工廠“雲”上糾錯助力高端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龔莎
2021年12月06日09:4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也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未來五年,上海將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

即日起,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與人民網上海頻道合作,聚焦上海經濟數字化轉型,推出一系列具備標杆示范效應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典型范例,打造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上海實踐,開辟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新賽道,跑出上海產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新冠肺炎的隔離區,對送餐、送藥等勤務工作有著嚴格的防護、消毒殺菌規定,增加了現場工作人員的壓力。

5G雲端智能運輸機器人的入駐,讓隔離點的送餐、送藥變得更為高效。現場工作人員選擇好送餐、送藥的房間號,機器人會自主完成導航,行進到客房門口,並發出語音提醒。當住客完成取餐、取藥之后,機器人會向下一個房間行進。

5G雲端智能運輸機器人設置分層儲物櫃,配合先進的智能算法,可以一次完成多個房間的配送工作。

5G雲端智能機器人實現無人化全自動運營

一台達闥5G雲端智能機器人承擔了一個樓層50余個房間的配送任務。機器人還配備了激光雷達和碰撞傳感器,能夠快速感知外部環境,避免意外碰撞,實現無人化全自動運營。

新冠肺炎隔離點也對清潔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達闥5G雲端清潔消毒機器人已經部署於隔離點一層的大廳,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清潔服務。機器人專門搭載消毒水箱,能夠獨立完成高效消毒、清掃、除菌等工作。

依托雲端智能架構的技術優勢,5G雲端清潔消毒機器人實現了自主定位醫院內環境,對清潔工人容易忽視的死角進行高效清掃,同時自主檢驗清潔效果,並將生成的報告進行主動反饋,實現無人化運營。

打造現代化數字工廠 形成經濟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

那麼,達闥的5G+智能超級工廠又是什麼?達闥機器人公共事務經理朱正炎表示,在新建設的“達闥新鎮”中的超級工廠,將利用達闥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結合5G通訊技術,建立自動化、數字化、聯網化和共享化的智能工廠,用來滿足各類服務機器人和智能執行器(SCA)的研發和生產工作。“未來這裡將實現‘工業機器人生產服務機器人’的場景。”

達闥新鎮效果圖

朱正炎介紹,整個超級工廠涵蓋了:智能倉儲系統、無人化裝配區、智能物流系統、工業網絡、MES網絡、5G+智能制造部分、AI智能制造部分,數字孿生場景融合及AR/VR技術的應用等,“未來還可實現3+2的5大智能應用場景,包括倉儲、物流、裝配智能 + AI、數字孿生等。”

所謂數字孿生,是以數字化形式對物理實體的過去和目前的行為或流程進行動態呈現。這種主要應用於制造業的技術,如今在向其他領域拓展。“總體來說,超級工廠以生產智能化、技術融合化、產業示范化為總體建設目標,圍繞復合、尖端數字技術開展長態建設,在內助力達闥機器人高端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外打造成為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現代化數字工廠,最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帶動的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朱正炎說。

通過可視化AI呈現現實工廠 生命全周期管理前置

從服務機器人的生產來說,與汽車工業有一定的共通點,在整體上呈現出離散制造的特征,也更考驗企業管理生產的能力。所以服務機器人要最終實現質量可控的大規模生產,類似達闥超級工廠這樣的模式必不可少。

朱正炎介紹,當下隨著工廠普遍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多,如設備接入點位和十年前相比,可能增加了二、三十倍﹔相關數據的採集、分類、應用和治理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一所工廠的現代化水平。而在追求規模生產的同時,市場對於產品個性化的要求也同步提高,這也對生產流程提出新的考驗。

目前外景實拍圖

與之相對應的是包括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5G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近年來的快速演進、群體突破、交叉融合,也為智能超級工廠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朱正炎強調,與傳統工廠不同,達闥的超級工廠將融合基於多種數字技術的自動化生產制造與傳感控制模塊,依托5G與數字孿生大腦加持,高效打通設計、供應、制造、管理的並行處理環節,具備全場景的自主收集、分析、判斷和計劃功能。

以其中的數字孿生大腦為例,“超級工廠將通過可視化AI等技術進行推理和預測,利用仿真和多媒體技術,讓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呈現現實工廠的方方面面。”朱正炎表示,一方面,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顯示工廠的實際生產狀態,便於工廠管理和生產安排,從而提高產線效率,提前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反過來,也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提前驗証某項設計的有效性,實現生命全周期管理的前置。

未來,達闥超級工廠還將在廠內建設5G企業專用網絡,覆蓋車間所有區域。“包括物流機器人、智能組裝線、智能柔性機加工產線、車間信息化終端均逐步接入5G專網﹔根據實際需求,開發和落實合理的5G應用,比如AR遠程運維、大數據採集和邊緣計算等。”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