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講堂”第三講 | 藝術創作的人民性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為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用好用活上海紅色資源,奮力推進新時代黨員教育走上新台階,11月26日下午,“初心講堂”第三講——“藝術創作的人民性”三人談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行,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首席主持人秦暢主持,40余名基層黨員代表出席活動。
本次初心講堂,我們邀請到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及著名作家、上海評彈團藝委會顧問馬尚龍,聚焦海派文化中的評彈藝術,講述“中國最美聲音”評彈的傳承與發展,從不斷流變的江南文化裡感受人民創作的蓬勃偉力。
評彈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其歷史悠久,歷經200余年不衰,成為全國人民觀察江南文化的窗口,同時也成為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評彈團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評彈藝術首個國家級劇團,也是中國評彈界目前最具實力的演出團體之一。本次三人談圍繞“藝術創作的人民性”展開,從上海評彈團的發展歷程著筆,細數評彈藝術對新中國文藝建設的貢獻。兩位嘉賓表示,是人民的力量感染了創建上海評彈團的“十八藝人”,同時,人民也成為了他們的創作源泉,促使他們拋棄過去的明星光環,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文藝建設。
“評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土可洋。”世事變遷,白雲蒼狗,上海評彈從風花雪月唱到中國的騰飛雄起,唯有其人民之核始終未改。站在建黨百年的關鍵節點上,未來,上海評彈團也將帶領幾代上海評彈人為人民而唱,不斷傳承創新,弘揚民族文化,“出人、出書、走正路”。
互動環節結束后,各學員在序廳重溫入黨誓詞並合影留念。隨后,全體觀眾及嘉賓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共四大紀念館。
“初心講堂”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依托中共一大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為核心陣地,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學思踐悟新思想的實踐資源作為生動教材的黨員教育新載體。本次初心講堂深入挖掘海派文化中的紅色基因,尋找上海城市脈絡中、文化基因裡烙印的紅色文化,牢記初心使命,賡續紅色基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