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基金三季報正式披露完畢 基金資管規模再創新高

2021年11月03日16:08 | 來源:新聞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基金資管規模再創新高

李銳

三季報披露完畢,對於整個基金行業來說,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根據天相投顧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4萬億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盡管股市持續調整,但基金行業亮點紛呈。

亮點一:資管規模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共有14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計管理基金數量8586隻,管理基金資產淨值240491.59億元。也就是說,就在剛剛過去的三季度,基金行業資管規模增加了8700億元,妥妥的歷史新紀錄。

更為矚目的是,就在基金產品類型中,權益類基金規模繼續增長,包括開放式股票型、指數型、積極投資股票型在內的權益類基金,三季度末的最新資管規模達到8.2萬億元,而在之前的二季度末、一季度末和去年底,這一數據分別為8.13萬億、7.4萬億、6.85萬億,由此不難看出,權益類基金的規模持續增長。

亮點二:頭部陣營優勢明顯

按照新的統計規則,在剔除貨幣基金后,基金公司排名出爐,頭部陣營初現雛形。

就在今年二季度末,易方達基金非貨幣和理財債基(含估算基金)規模正式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659.46億元,是當時行業首次出現單家非貨(含短期理財)管理規模超過萬億的情況。

而在三季度末,易方達繼續鞏固這一優勢,繼續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震蕩環境下增長了528.7億元,讓三季度末該公司這一規模達到1.12萬億。

不過,頭部陣營的優勢確實越來越明顯。排名緊隨其后的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等公司,同期表現也不遜色。截至9月30日,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資產淨值7508.28億元,在全市場147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位。

亮點三:中小公司業績逆襲

從業績層面來看,由於股市持續震蕩,結構性行情明顯,相比頭部平台整體業績的黯淡,中小型基金公司反而出現逆襲。

在前三季度規模增長超100%的基金公司中,涌現出一大批規模猛增的中小基金公司,主要原因就是旗下基金經理業績搶眼。比如,恆越基金的高楠、東方基金的劉明、金鷹基金的韓廣哲等,中信保誠、安信、中庚等公司也有強勢基金表現。

而在頭部平台中,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黯淡無光。工銀瑞信今年前三季度權益基金收益率11.65%,居權益類大中型基金公司第一,並且在非貨基金管理規模十大公司中同樣排名第一(非貨基金管理規模數據截至6月末)。

亮點四:頂流基金經理擴容

就在行業規模猛增的同時,頂流基金經理數量也在增加。就在三季度末,頂流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出現較大變化,千億基金經理陣營新增一人。

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証白酒指數基金三季度備受追捧,份額大增238.55億份,最新規模高達928.95億元,成為首隻規模突破900億元的指數基金,直接推動侯昊成為第二位千億指數基金經理,管理規模為1144.68億元。

目前來看,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規模超千億的權益基金經理共有四人。除侯昊外,另外三位千億基金經理分別是,張弘弢管理規模1192.04億元,張坤管理規模1057.48億元,劉彥春管理規模1029.15億元。此外,葛蘭、劉格菘、楊銳文、馮明遠等管理規模也不小。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主動權益基金來看,三季度末目前規模超100億元的基金達到85隻,而二季度末這一數據為105隻,証明受到三季度市場震蕩影響,這類“大塊頭”基金數量有所下滑。

亮點五:QDII披露路線圖

數據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QDII基金最新規模為2232.61億元,相較於今年第二季度末有較大幅度增長,目前QDII共在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股票投資,其中,中國香港、美國、中國內地、越南,市值佔比分別為50.69%、32.59%、12.13%、2.22%。

四強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QDII基金國別資產配置中的佔比,與前四強有較大的懸殊。排名第五的中國台灣股票市場,在QDII基金投資市值佔比中僅為0.42%,排名第六的德國市值佔比為0.37%、排名第七的韓國市值佔比則為0.27%,上述中國台灣市場、德國、韓國市場,市值佔比相加之和,尚不足越南市場的一半。

不過,上述信息也意味著,若排除QDII中的中國各地區,美國、越南、德國、韓國實際上是中國QDII基金在全球投資最為集中的四個地區。這也與大眾的印象形成巨大差別——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人口十三億的印度股票市場,在中國QDII基金投資市值佔比中僅約0.17%,而另一全球主要經濟體日本,在QDII的市值佔比中僅約0.11%。

亮點六:ESG重倉新能源

隨著三季報披露結束,ESG基金的持倉動向浮出水面。以基金規模超10億元的ESG基金來看,已公布三季報持倉的ESG主題基金共38隻,覆蓋基金規模達1758.7億元(不同份額合並計算),佔全部ESG基金規模的73%。

從行業分布來看,基金重倉股市值集中的前五大行業依次為電氣設備、化工、電子、有色金屬與醫藥生物行業。其中,持倉市值最高的是電氣設備行業,超200億元。

三季度A股結構性行情特征明顯,ESG基金業績也分化。以上述規模超過10億元的38隻ESG基金來看,六成基金三季度回報率為正。其中,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上的基金三季度平均回報率為8.8%,管理規模30億至100億元之間的基金三季度平均回報率為6%,管理規模介於10億至30億之間的基金平均回報率更低。相比之下,百億級以上ESG基金產品平均市場表現更為優秀,規模效應顯著。

對此,上投摩根基金經理郭晨表示,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機會遠未結束,行業目前為止依然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滲透率的提升才剛剛開始,明年預計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展望未來,郭晨指出,對四季度的行情相對樂觀。目前市場系統性風險不大,A股整體估值處於合理水平,長期慢牛大趨勢有望延續。前期互聯網、醫藥、消費等行業的投資情緒受到政策影響,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應關注這些行業中被錯殺的品種。同時,前三季度大宗商品上漲較多,給中游行業造成了較大的成本壓力,未來大宗商品繼續大漲的空間不大,關注中游制造業經營情況的邊際改善。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