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如何讓新思想真正進課程、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復旦附中的這堂思政課有了答案

2021年09月26日11:0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9月26日電 (董志雯)近日,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進行。以“聚焦新思想鑄魂育人,增強高中生‘四個自信’”為主題的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高中)主題教研活動正在進行,吸引了師生的興趣,引發強烈共鳴。

復旦附中作為讀本試教試用的學校,更是率先探索了讀本教學的具體路徑,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郭娟介紹了學校在“大思政課”建設中的理念與做法,復旦附中秉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理念,積極探索思政課的改革創新,聚焦課堂主陣地,探索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思政課人才隊伍建設,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做好結對共建,郭書記還特別介紹了學校的“中小學生黨史研習社”,在大學引領下,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學段,開展沉浸式教學,切實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

楊浦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葉靖指出,楊浦作為“雙新”試驗示范區,在統編教材和讀本中積極探索,努力作出有益嘗試,渴望貢獻楊浦教育智慧。此次主題教研,是楊浦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一次集中展示,借此平台,希望在思政課教學中,全市乃至全國能相互交流借鑒,共同推進思政課的鑄魂育人效力。

4位思政課教師呈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高中)》的教學展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黃英櫻老師、陳麗娜老師,奉賢區曙光中學的胡容鷹老師、諸丹萍老師分別就“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國民族偉大復興”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引導學生學習讀本,體悟原理,聯系實際,暢想未來。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黃英櫻老師,從學生在閱讀讀本時提出的問題引出議題《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議題,分三步走開展教學:第一步:讀教材,悟真理﹔第二步,讀場景,啟智慧﹔第三步:讀社會,篤志行。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陳麗娜老師,首先點明本節課主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第一步:讀教材,悟真理。引導學生閱讀讀本,提出問題,教師將問題歸類,通過文本閱讀,了解中國現代化目標變化。第二步:讀場景,啟智慧。引導學生分析習近平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話,讓學生明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對世界的意義。

奉賢區曙光中學的胡容鷹老師呈現了1840到2021年時間軸,引導學生初步建立起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間的聯系。

奉賢區曙光中學老師諸丹萍通過1949至2021年時間軸中1978年和2012年這兩個時間點對中國發展的意義,引導學生閱讀讀本,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支柱,正確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

復旦附中思政教研組不僅是楊浦的標杆思政教研組,也是上海市的標杆思政教研組之一,長期以來在高中思政教學和研究領域開展了持續、深入的有效探索,特別是去年讀本試教試用試點以來,統籌思政教學、聚焦讀本使用,形成了一系列想法和舉措,復旦附中思政教研組組長丁恆老師介紹了復旦附中“以三讀促三進”的讀本教學實踐。以學生為本,就“如何讀”展開探索,嘗試更深刻的理解讀本教學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學生與社會”等關系的新時代邏輯關系。

楊浦高中思政教研,從統編教材的試教試用到讀本的試教試用,從統編教材的全面使用到讀本的推進使用,探索了一系列的教學和研究路徑,形成了一定的做法和經驗,楊浦區高中思政教研員楊鵬老師介紹了“在實踐中前行——高中讀本推進的楊浦做法。”她指出,研究調研尤其是過程性調研,在課堂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回歸模型,科學分析區情、教情、學情,並出具實証調研報告,要堅持守正創新,一體化教研實踐,一體化備課,遵循課標,教學實踐,建立了區域教學參考資源庫,並開展教學解讀,解讀讀本與教材的銜接,梳理教材邏輯,使用議題教學並靈活運用問題教學。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研員庄堅俍指出,此次活動意義重大。本次活動是落實中央“三進”部署、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具體舉措,讓新思想真正進課程、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為廣大青少年培根鑄魂的重要舉措,讓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廣大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熟悉經典原著和黨的重大文獻、寬廣的國際視野和深厚的歷史視野、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和水平,以研促教。     

(責編:董志雯、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