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家書、8個炮彈孔、“八百壯士”、65萬參觀者……探訪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上海蘇州河畔美麗宜居的城景中,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是歷史見証、抗戰豐碑。“八百壯士”孤軍奮戰4天4夜,用生命和鮮血奏響抗擊侵略的壯麗凱歌。
在紀念館的一樓,展示著一封四行倉庫保衛戰主官謝晉元的家書,家國情懷,躍然紙上﹔四行倉庫斑駁的牆體上真實復原的8個炮彈孔和420多個槍彈孔,讓紛飛的戰火、悲壯的堅守歷歷在目﹔牆體下一束束的鮮花,傳遞著人們對先烈的追思。
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空中俯瞰蘇州河北岸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9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位於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西側的道路被命名為“晉元路”(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9月17日,人們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7日,人們參觀四行倉庫西牆。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7日,人們參觀四行倉庫西牆的炮彈孔和槍彈孔。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7日拍攝的四行倉庫西牆上的炮彈孔和槍彈孔。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人們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一樓觀看謝晉元的一封家書。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拍攝的還原四行倉庫歷史場景的模型。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人們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拍攝的英名牆。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拍攝的英名牆(局部)。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參觀者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9月16日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拍攝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歷史圖片。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