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落地首單延伸倉單質押融資業務

2021年09月08日11:3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8月27日,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首筆上期所天然橡膠延伸倉單質押融資業務,中信銀行與江蘇銀行成為全市場首批辦理延伸倉單質押融資的銀行。

據介紹,這是繼2020年11月落地全市場首筆標准倉單線上質押融資業務、2021年初成為首家標准倉單質押融資規模超億的銀行以來,中信銀行再次拔得期交所創新業務市場頭籌。延伸倉單是上期標准倉單交易平台於2020年12月上市的新品種,首次上線的為天然橡膠延伸倉單,是天然橡膠標准倉單在到期后延伸一年有效期的非標倉單。延伸倉單仍在上期所期貨倉庫進行倉儲監管,並在上期平台上進行線上交易和質押。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近日發布的《關於規范發展上海供應鏈金融的指導意見》指出,貨權類動產融資發展滯后於產業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動產質押業務中存在“倉儲監管難、貨值評估難、質權確認難、足值處置難”的“四難”問題。天然橡膠延伸倉單質押功能上線及首筆業務的落地,標志著中信銀行在標准倉單的基礎上,把可質倉單拓展到了非標倉單,向盤活企業存貨及動產質押邁進了一大步。該模式的創新,充分發揮上海要素市場聚集的區位優勢,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攜手,規范整合貨押融資市場,對下游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依托科技金融、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等先進手段,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實現了延伸倉單質押融資的全流程線上化,真正達成“線上質押+線上提款”, 從企業線上申請質押,到融資落地,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

在此之前,由於動產質權無法達成實質性風險緩釋,造成下游供應鏈金融難有抓手。如何幫助企業以多樣化庫存,轉化經營現金流,擴充經營規模,形成企業資產大類自循環的融資機制,是銀行亟待破解的難題。中信銀行此次實現“從標到非標”的產品革新,一方面有賴於上期所打通期貨市場服務現貨企業“最后一公裡”的契機,另一方面有賴於銀行近幾年在自動化系統、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探索,實現了系統自動引入質押物參考市值、自動校驗質押率、自動登記質權、自動進行每日盯市並提示預警,並可通過上期標准倉單交易平台直接處置質物,完全契合供應鏈融資的自償性和資金的封閉運行,有效控制了貸中的操作風險、貸后的價格風險、處置時的流動性風險。

截至目前,中信銀行可以辦理質押融資的上期所倉單品種已擴充到13個,包括銅、鋁、鉛、鋅、鎳、錫、白銀、天然橡膠、不鏽鋼、螺紋鋼、熱軋卷板、線材、天然橡膠(延伸)。中信銀行倉單質押融資支持隨時還款,融資周期顆粒度精確到日,最大程度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還支持隨時換質物,支持市值上漲時解質部分倉單,支持線上賣出質物還款。延伸倉單質押融資與標准倉單質押融資的業務流程和融資價格類似,由於延伸倉單不可在交易所內質押沖抵保証金,銀行所提供的所外質押為企業開創性地盤活庫存,以“低成本化、高便捷度”的方式實現資金融通。

中信銀行在全行“傾力發展交易銀行”的戰略引導下,近兩年相繼推出了20余款交易銀行線上化融資產品和結算產品,圍繞重點行業,以“先深耕行業,再創新產品”的理念,真正從企業的實際融資需求出發,重塑金融產品的內涵和外延,金融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未來,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將緊跟上期所促進多層次商品市場發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探索創新保稅倉單質押、廠庫倉單質押、買入倉單質押、擬交割標倉質押等一系列新型業務,打造縱深產業鏈,打通下游供應鏈的要素市場創新金融服務。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