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大咖爭說AI!砸中牛頓的蘋果,在滬找到土壤

沈文敏 唐小麗
2021年07月09日09:04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7月8日,一場關系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AI盛會——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黃浦江畔精彩登場,主題是“智聯世界 眾智成城”,匯聚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最新成果和觀點,為全球人工智能協同共治描繪新藍圖,為我國人工智能健康發展注入新活力。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致辭稱,這應當是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時代,群智賦能、共創分享的時代,也應當更好成為普惠包容、協同治理的時代。要熱情擁抱潮流、擁抱未來,理性應對風險、應對挑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讓人工智能真正為人所用、為人類造福。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

來自海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家等6000余人現場或通過全新打造的雲會場參會,包括5位圖靈獎得主、1位諾貝爾獎得主、62位國內外院士。開幕式上,業內頂尖科學家、企業家雲集,從“AI開啟數字新未來”、“AI激發經濟新動能”、“AI點亮生活新福祉”、“AI奏響數字城市新樂章”四部分探討AI的價值和影響。

大江東工作室近距離聆聽了大咖們的真知灼見。

AI向善,帶來的變革最終是為了服務於人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技術進化、前沿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廣度鏈接萬物、連接世界,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賦能百業、賦能世界,深刻改變當下、塑造未來,人類進入一個“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

“李廠長,可不可以合張影?”火星車數字人“祝融號”與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展開火星與地球的“造車”對話。圓眼睛、大腦袋、有對太陽能電池板翅膀——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百度發布的全球首個火星車數字人,通過百度智能雲實現了與觀眾面對面聊天。

這位數字人流暢地介紹自己,還現場cue到“李廠長”:“聽說你也在造車車,我有機會看到嗎?”“李廠長”回應,“如果有一天人類移民火星,我們一定會把地球造的車,帶到火星去。”

祝融號火星車數字人與李彥宏對話。

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的社會價值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相關,AI幫助人,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非超越人,替代人。技術隻有服務於人和社會,產生更多正向貢獻,才有意義。“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無論智能駕駛、智慧交通,還是智能硬件設備、智能家居,AI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便利與普惠價值。他很樂觀,“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終將演變成人與社會的‘下意識’——我有信心。”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通過語音連線發表觀點。

馬化騰通過微信語音連線現場。

他認為,人類對AI的未知,仍大於已知。追求“科技向善”,就要推動“AI向善”,讓AI技術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善用AI的智慧,必須勝過日益強大的AI技術。這也是為什麼騰訊今年要把“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納入公司核心戰略。“希望用‘向善’這個方向,來牽引整個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實現‘科技向善’。”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源碼和數據的開放,從早期的開放數據到后面的開放算法到現在的開源框架,高質量的開放數據促進了深度學習算法的突飛猛進,而深度學習的框架又極大提升了算法的效率,相輔相成。今天人工智能的輝煌離不開放和開源。開放創新是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手段,科技巨頭都在積極擁抱開放,營造生態,加大投入,甚至把已有的閉源轉為開源。

“開源有利於競爭更多用戶資源,打造自身的生態,開放性應用快速獲取大量數據,數據反過來又進一步優化模型算法,實現重要的反哺,成為企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戰略資源。”梅宏說。

AI從有形化為無形,潤物細無聲賦能千行百業

“今年好像沒那麼多炫的東西了。”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他話鋒一轉:“沒那麼酷炫,是因為未來已來。很多吸引眼球的前沿概念,都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看似平淡無奇,恰恰反映了人工智能從有形化為無形,潤物細無聲,成為改變各行各業的力量。”

胡厚崑在大會上演講。

他舉例上海“12345”市民熱線,“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派單、語音語義識別,還可以實現情緒感知,把事項排出優先級。過去派一個單要幾分鐘,現在隻要幾秒鐘。”“它越來越智能,甚至可以主動預測一些事件的發生,如寒潮來臨哪些地方水管容易爆裂,以便城市管理部門去做出處理。”

傳統制造業遇到人工智能,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在“產業數字化多元基礎”主題演講環節,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現身說法。“格力電器實現了所謂‘黑燈工廠’即無人化工廠,數字化建設讓格力實現全線覆蓋的無人操作,對精度、質量、效率都帶來顛覆性變化。”

過去,10萬人的格力電器隻做到800億元產值。今天2000億元產值,員工隻有8萬人,“人員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研發人員從800人增加到1600人。”

她說,過去認為工業是傳統產業,互聯網是現代產業。通過傳統制造業與數字化的合作可以看到,互聯網推動了工業制造的發展。

董明珠說,制造業如果跟數字化完美結合,一定能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

回到“空調”主業,她說,全球溫度不斷上升,如果用上零碳源技術,會給地球降溫0.5攝氏度。與傳統技術比,過去需要100萬元電費,用新技術隻需20萬元,就能達到同樣的制冷(暖)效果。

“數字化將給工業帶來更大騰飛,中國制造業跟數字化的完美結合,一定能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董明珠說道。

AI算法已經不完全依賴於標注的大數據,但對巨大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則必須借助大型算力。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表示,商湯前瞻打造的SenseCore AI大裝置將強力推動“機器猜想”。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醫藥領域等基礎學科,將最先受益於“機器猜想”,進入科學創新的新范式。

比如自動駕駛的發展,從無人泊車,到封閉園區的無人接駁,再到開放道路的自動駕駛,就是一個通過應用數據定義技術使用邊界和規范的過程,技術的可控發展,更好地推動了產業進步。在更多巨大狀態空間的決策應用,如智能交通燈控制,通過利用視覺感知和AI智能決策,能在固定片區內將人均等待時間縮短20分鐘,突破了傳統模式邊界。

商湯科技發布的自動駕駛AR小巴。

徐立認為,人工智能的創新,源於對過往認知的顛覆,行業應用的倫理治理問題愈發重要。“以人為本、技術可控、可持續”是具有國際共識的技術倫理治理框架,但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三者的平衡發展。他倡導行業社會秉承“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在談論倫理治理時,要考慮普惠發展目標,即用AI技術推動社會進步﹔其二是先進技術落地的同時,要考慮行業變革的快速性,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找出不同治理框架下的發展平衡。

他表示,“機器的猜想”扮演的是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角色,而上海市包容、開放和創新的氣質,給了這個蘋果最好的土壤,使它找出更多創新成果,發展普惠、可持續的人工智能。

發展AI,更要重視網絡安全保障

“大家都談發展,隻有我談安全?很多人覺得我烏鴉嘴,老是絮叨不安全的可能性。”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說,談安全是為了更好保障新技術使用。

他認為,數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戰就越大。未來數字城市是一個高度復雜的數字化環境,不僅是成千上萬聯網的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還包括城市數字化基礎設施,例如智慧交通、智慧電網,各種政務雲和大數據中心,以及背后數以億元計的物聯網設備、工業互聯網設備、IT設備、數字化終端等,數以億PB級的各種政務、商務和個人數據。應用場景復雜多樣,網絡和社會資源數量龐大,網絡邊緣難以定義,導致網絡暴露的攻擊無限擴大,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加劇。

周鴻祎在大會上暢談網絡安全問題。

傳統的網絡安全思路,無法解決新一代數字城市的安全問題。他認為,應該將安全體系與數字體系融合,將攻防能力和管控能力融合,構建面向數字城市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比如,建立“城市安全大腦”基礎設施體系和安全運營體系,幫助城市生成集體安全保障能力,去應對未來未知的安全問題。

“在汽車行業,人工智能成為提高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樂仁分享了汽車制造企業北京奔馳的故事。

博樂仁說,基於傳感器生成的數以百萬計的數據點,人工監測並分析所有振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過數據科學和AI技術,就能輕鬆追蹤,識別異常,提前預警,幫助客戶避免故障。

“這需要深刻理解客戶及運營面臨的挑戰,雙方建立互信、共享數據。” 他強調,“即使有了最高程度的互信,數據仍有泄漏風險,安全系統仍有破防可能。保証網絡信息安全是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的必要前提。”

博樂仁通過視頻連線發表演講。

“沒有一個國家或組織能憑一己之力實現數字化轉型,或釋放AI全部潛能。” 博樂仁希望,以更開放心態緊密協作,構建一個開放的生態,每一方都能作出貢獻,亦有所收獲。

(圖片均由大會主辦方提供)

(責編:陳晨、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