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你最喜歡哪個區段

2020年12月29日08:33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蘇州河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開放,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五段,你最喜歡哪段

  摘要: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五個區段,哪段蘇州河最美?

  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今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的“2020年蘇州河兩岸岸線基本貫通新聞通氣會”上,蘇州河中心城區途經的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等五個城區相關負責人對蘇州河貫通情況與呈現亮點進行了介紹。

  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五個區段,目前都有哪些最新變化?哪段蘇州河舒展的畫卷最美?跟著記者看一下吧。

  黃浦段:有內容,有記憶,有活力

  俯瞰東段“蘇河之門”黃浦區提供

  蘇州河黃浦段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成都路橋,岸線總長約3公裡。黃浦段採用“上海辰光、風情長卷”的設計理念,在沿河的公共空間中打造一條“有內容的、有記憶的、有活力的”海派風情博覽帶。三公裡的濱河岸線分為三個段落:東段 “蘇河之門” (外白渡橋—河南路橋),突出“一江一河”交匯處的門戶形象﹔中段“蘇河之眸”(烏鎮路橋-河南路橋),漫游看遍滬上百態風情﹔西段“蘇河之驛”(烏鎮路橋—成都路橋),享受濱河舒適生活。

  望不見水、親不了水,是黃浦段此前一大問題。黃浦區通過多種方式改造防汛牆,為市民能夠更好與蘇州河互動創造良好條件。如,在東段,利用原吳淞路閘橋拆除后遺留的橋墩,在橋墩上架設了一段30多米長的鋼結構亭子,亭子軸線正對東方明珠,創造了難得的觀景體驗和臨水遠眺的空間體驗。如今,黃浦段8成沿河區域都能看水、親水,享受濱水城市生活。

  飛鳥亭 海沙爾攝

  劃船俱樂部 黃浦區提供

  “第一加油站” 黃浦區提供

  聚焦沿線重要節點,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公共活動空間。如,西段的九子公園打開了公園與蘇州河之間的圍牆,變成了開放式的公園,融入了蘇州河沿岸的整體景﹔烏鎮路橋西側的飛鳥亭,將通行、垂直綠化、觀景、遮陽、休憩、兒童穿越玩耍、照明等功能融為一體,如同一隻充滿現代感的飛鳥落於河畔。東段的“最美花園”以花為媒,將劃船俱樂部與外白渡橋連接,將悠久船文化歷史與生活藝術有機結合,打造浪漫、多彩的濱河公共空間﹔目前正在施工的劃船俱樂部,將改造構架下覆蓋的原泳池,將泳池功能轉變為休閑、文化功能,成為“泳池咖啡廳”。

  在寸土寸金的黃浦段,沿線大量基礎設施被重新設計,成為一件藝術品、一個新景觀。如,黃浦區與中石化聯手改造了東段中我國第一座國營加油站,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服務和景觀功能的“第一加油站”,除了一層的加油功能外,還復合了精品超市,二樓咖啡廳、文化展示、觀景平台等功能,成為游客可以停留觀景、獲取知識的一大景點。

  下一步,黃浦區將結合舊區改造及城市更新,推動沿岸公共空間向腹地延伸,挖掘腹地的空間潛力。如,結合北京東路地區的功能轉型和產業升級,按照“蘇河南岸、海派硅巷”的發展定位,將蘇州河濱河空間與北京路產業空間聯通,打造環境更優美、生態更怡人的創新活力街區,形成上海中心城區的創新高地、文化高地和歷史保護高地,賦予這一歷史街區新的活力。

  虹口段:呈現“最美河畔會客廳”

  蘇州河虹口段,東起外白渡橋,西至河南北路,全長約900米。虹口區深度挖掘沿岸獨特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展示海派人文內涵,打造“最美河畔會客廳”。整體改造過程突出了“共享、通達、活力、融合”四個要素

  “共享”——協調禁機,打造獨一無二的共享街道。虹口北蘇州路(吳淞路以西)全面禁止機動車通行,沿河步廊拓展到3至5米,街道空間全線6至8米,原有狹窄的沿河棧道變得寬敞。

  “通達”——打通斷點,實現全面通達、處處“看河”。短短900米岸線,原有停車場、變電站、碼頭辦公用房、水質監測設施等沿河而設,使得沿河步道存在斷點。虹口區與相關單位溝通協商,把沿線所有的濱河空間都騰退出來,讓市民能夠暢通無阻地沿河漫步。

  “活力”——水岸互動,營造多元復合的活力濱河空間。將原停車場區域打造成“最上海的觀景平台”,面積460平方米“河濱之源”觀景平台視野開闊,可遠眺陸家嘴天際線無敵美景,近觀蘇河延綿水系和兩岸優秀歷史建筑群﹔將原先海事碼頭辦公用房打造成“可進入、可閱讀、可體驗的濱河驛站”,形成集旅游休閑、文化展示、最美水站等功能於一身的公共服務空間。禁機后的北蘇州路打造成“步行化、休閑態、全時段的共享街道”,扇形彈格石拼花路面與建筑側人行道及建筑立面自然銜接,沿河棧道變成了寬敞、舒適、通達的濱河步廊,串聯起整段900米岸線。將街景綠化打造成“有意境、易親近、可停留的客廳花園”,“藍夢”“時光”“信使”“星空”4個各具特色的主題花園點綴其間,讓市民能夠在蘇州河畔慢慢欣賞美景。

  “融合”——因地制宜,做到歷史傳承與現代功能的融合,構建“一岸四段”和諧美景。“上海大廈活力花園段”,依托上海大廈和外白渡橋,打造多層次全視角觀景平台,可以最佳視角“坐北朝南”欣賞陸家嘴與外白渡橋觀景﹔“寶麗嘉酒店休憩觀景段”以酒店、驛站等休閑服務功能為特色,供大眾輕鬆體驗優質環境並坐享極致風光﹔“郵政大樓風貌展示段”以國寶級歷史建筑為背景,濱水景觀、步道、建筑相互勾連,形成宜人的濱水游憩景觀步道﹔“河濱大樓特色風情段”以歷史民居建筑為基底,打造高品質的濱水生活氛圍

  蔣迪雯、周楠攝,靜安區提供

  靜安段:塑造新老時空對話場景

  蘇州河靜安段總商會區段打造了摩登花街

  靜安區內蘇州河岸線約6.3公裡,其中北岸西起遠景路,東至河南北路,長4.7公裡﹔南岸西起安遠路,東至成都北路,長1.6公裡。靜安段溯源周邊建筑歷史文脈、塑造新老時空對話場景,目前重點打造了三個節點,呈現了最有氣質的濱水風貌。

  總商會節點,位於河南中路至山西北路,全長約240米。結合腹地的總商會舊址、寶格麗酒店與華僑城公共街區,向蘇州河延伸區域最近“長”出了一片“摩登花街”:一側是蘇州河水,一側是銀杏為主干樹種構建的“金色大道”,林蔭步道小徑旁則點綴著色彩繽紛的觀賞植物……

  均蔣迪雯攝

  四行倉庫節點,位於西藏北路至烏鎮路,全長約400米。與周邊倉庫建筑呼應的濱水欄杆形式,源自於原四行倉庫建筑窗花樣式,透過窗戶照見歷史﹔在路面鋪裝設計上,將周邊商貿特色歷史街區版圖,與歷史建筑符號轉化為地刻線條,融入濱水景觀。

  蝴蝶灣公園節點,位於昌平路與恆豐路之間,全長約360米。通過梳理觀景視線通廊、縱向打開通行空間,豐富濱水廊道的城市家具,延展出河岸空間,利用1200平方米綠地,打造了市民驛站。

  在蘇州河靜安段,靜安區提出“城市文化取樣”的理念,以建筑歷史、文學作品、蘇州河往事為核心內容,進行“文化取樣”,運用到蘇州河沿線景觀提升中,成為一大亮點。如,在總商會節點,河南路橋下空間原來是陰暗逼仄的空間,變成一道時光長廊,1921至2021年的靜安生活場景與城市風貌,以連環畫、攝影作品的方式,呈現在空間內的畫牆上﹔在四行倉庫節點,一道70余米長的景觀牆上刻著靜安已經消逝的“路名”,勾起不少老靜安人的情感記憶……

  普陀段:“蘇河十八灣”將迎來首次貫通

  蘇州河岸線普陀區段全長21公裡,佔中心城區岸線長度的50%,其中6.05公裡涉及小區、央企、院校等權屬單位,斷點19處,佔普陀區岸線總長度的28.8%。打開,是蘇州河普陀段的關鍵詞——拆除違建、打通圍牆、辟通道路,最大程度還河於民、還景於民、還綠於民。目前,普陀段斷點已全部貫通,蘇河十八灣即迎來歷史上第一次全面貫通。

  在蘇堤春曉段,將二級擋牆和小區景觀圍牆相結合,大幅提升岸線空間,讓居民擁有幸福生活的“后花園”﹔在河濱香景園段,打通小區兩側圍牆,釋放閑置綠地,切實讓居民臨河且親水﹔在創享塔園區段,拆除違建,依托步道貫通進行城市更新,園區能級進顯著提升,釋放周邊經濟與社區活力,消費全面升級。

  根據岸線特征,蘇州河普陀段分為三個特征段落:東段“蘇河之冠”,從安遠路至曹楊路,兩岸岸線長度約12公裡,集中打造長壽之灣、藝樹水岸、夢清之境,凸顯海派文化和藝術創意﹔中段“聖大清灣”,為曹楊路至內環線的3公裡岸線,以建校140余年的聖約翰大學歷史風貌街區為核心,與清水灣水岸交相輝映,集中打造聖大清灣、兩水三橋,彰顯人文璀璨和宜居自然﹔西段“上虹灣區”,自內環線以西至區界的6公裡岸線,以中環與蘇河交點處的“蘇河金融島、零碳中和城”為重點,展現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江南氣質、藝術左岸、華師金岸。

  未來,普陀區還將串聯水上碼頭、重啟水上游覽觀光,形成水路聯動的商業綜合業態,同時提升濱水街區建設,將岸線兩側街區納入統一規劃,進一步完善街區功能,激發活力。

  長寧段:串聯沿河10個公園綠地

  蘇州河長寧段全長11.2公裡,東起江蘇北路,西至外環線。長寧區以蘇州河沿線臨空一號公園、臨空二號公園、滑板公園、風鈴綠地、中環蘇州河公共開放空間、天原河濱公園、虹橋河濱休閑公園、萬航綠地(規劃)、中山公園、華政公共開放空間(規劃)10個公園綠地為“珍珠”,以健身步道為連線,串聯出一條連接市井百態的城市項鏈。同時,將公共空間貫通理念向腹地縱深拓展,西部連接6.25公裡外環綠道,中部在蘇州河的支流新涇港打造3.7公裡沿線慢行系統,逐步形成一張慢行生態網。

  長寧段突出了“歷史、藝術、智能”,打造獨具氣質的發展名片。

  蘇州河曾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發祥地,長寧區把工業機械元素“齒輪”變成雕塑和景觀裝置,把國棉二十一廠女工的合照變成一座雕塑《瞬間》,將弄堂文化、滬語童謠、中山公園的落葉等融入城市家具設計,銘記著蘇州河閃耀的歷史。打造充滿藝術感的橋下空間,凱旋路橋下打造藝術亭、橋下劇場、兒童樂園,古北路橋下融入故事牆、彩色裝飾牆和可休憩的綠化帶,中環橋下重點突出賽事籃球場、打擊棒球場、蘇河驛站,讓居民“詩意地棲居”。發揮長寧智能網聯的產業優勢,在沿岸布置可以聽音樂的智能坐凳,採用新型透光材料的星空驛站、智能互動燈光等,蘇河印象正在成為一塊靚麗的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上海與長寧的海派魅力。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