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一網統管 五個包干 上海防疫復工兩手硬

2020年02月13日09:2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月10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數次延長的春節假期終於結束,上海迎來“復工”時刻。同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明確表示,要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

近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分別前往各個道口、基層社區、樓宇園區等防控一線,查落實,找不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解決一線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凝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隨著節后人員返程、企業陸續復工,上海城市運行逐步恢復,疫情防控到了最復雜、最關鍵的階段。對於一個2400萬人的國際化大都市,一個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窗口”,是採用封城封路等於法無據的簡單粗糙手段,還是依法防控、依智防控,全力以赴實現疫情精准防控?如何在嚴防疫情隨人流潛入的同時,抓好錯時錯峰分步復工,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從根本上維護百姓生命安全和城市永續發展?特殊時期,復雜的問題和挑戰,考驗著決策者和基層社區的治理水平及施政能力。

據大江東工作室觀察,從雲中到地上,上海有兩個實招,很管用:“一網統管”和“五個包干”。

“一網統管”——一張網解了“表姐”憂

一網統管,是上海超大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平台系統建設。平時夯實基礎,戰時立即能用。

2月11日上午,上海復工第二天,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華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潘志歌開始了商務樓宇和沿街店鋪的排摸。

僅帶著一部手機,她快速走遍轄區內負責的3棟樓宇、8家店鋪,“商務樓宇新開一間商戶,店鋪沒有變化”,她將摸排情況錄入手機裡的“政務微信”客戶端,隨即,在不遠處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的電子顯示屏上,“辦公樓宇今日摸排戶數”的數字往上跳了一個。

 

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防疫專頁。 季覺蘇攝

7日,上海正式復工前,作為首個試點,江蘇路街道城運中心“一網統管”防疫專頁上線。防疫專頁主要由疫情發展、實時播報、區域地圖、重要點位等四個部分組成。一張頁面可以集中顯示居民樓、商務樓宇、園區人員摸排情況,垃圾廂房、電子防盜門等消毒情況以及沿街商鋪、小型工地、養老機構等所有街道和疫情有關的工作安排。

以前,潘志歌總自嘲自己是“表姐”:日常要處理十幾套表單、20多張數據表,疫情期間,信息量龐雜,“要是像從前,光是將手上的資料發給不同科室就累死了!”潘志歌說。

現在,林林總總的防疫信息,在一個系統、一個頁面實現了一網統管,表填得少了,居民和社區聯動更及時有效了。

2月10日,上海復工首日。潘志歌所在社區接到市民“12345熱線”反映,鐘點工回來了,雖戴著口罩,但消毒洗手液、酒精等物品不足,希望加強對返滬鐘點工的防疫監督和指導。下午,潘志歌便回復了居民:希望居民克服暫時困難,不使用家政服務。晚上,她又和同事討論了家政人員返滬需要注意的事項,第二天便發送給轄區內的家政公司。

類似的案件,江蘇路街道每天都接到十幾起,每個案件都能當日報,當日結。

江蘇路街道1.52平方公裡內有24幢樓宇園區、1000余家企業、沿街商鋪900多家,人口流動性強,摸排工作量大。“一網統管”防疫專頁使基層工作更有針對性。區域地圖和重要點位兩個模塊相結合,哪片區域需要重點關注一目了然﹔商務樓宇中企業人事部門需要提前掃二維碼上報企業返滬人員情況和復工時間,哪片區域內容缺失,業主第一時間會收到提醒,督促其上傳信息。

“未來,隨著市、區及條塊各類數據打通,我們也將不斷完善防疫專頁的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排查重點防疫人群,建立健全社區基層防控體系。”江蘇路街道辦事處主任沈昕說。

“五個包干”——“五指山”壓實責任田

“‘守好門、看好人’是屬地疫情防控重中之重”,日前的上海市防疫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說,各區、各街鎮都在積極落實屬地責任,抓好街區、樓宇、樓組、村組和市場的“五個包干”。

既明確“守住自己的門,管住自己的人,誰家的孩子誰家抱”,又確保社區托底保障,能納入屬地的都納入,屬地能統管的要盡管,“將屬地防控抓得更嚴、落得更細,做得更實。”曾群強調。

 

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園區門崗設置了健康觀察室。 田泓攝

“五個包干”的要求,正在上海各區落盡落實。

在普陀區石泉街道,來自區委辦局的十余名機關干部來到了一線:為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買菜購物進門進戶,排摸底數,做清台賬﹔每天近10幾個小時駐守在小區門口,排查人員、登記車輛。同居委人員一樣,沒時間吃飯時泡一桶方便面。普陀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群負責值守一小區大門,嚴格排查登記,一站就是一天,還為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買菜購物,送貨上門。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參與居委排摸近1.2萬余戶,值守小區大門近1000余小時,為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服務近50余次。

在上海市青浦區,區、街鎮兩級志願隊4000余人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區級層面,組建了440人的區級防控支援隊,街鎮層面抽調優秀干部、青年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3600余人,組織街鎮駐村(居)工作隊、突擊隊,並根據負責區域情況成立臨時黨組織,以方協調工作。

在村(居),“守好入村道口、守好小區門崗、守好集聚場所、守好出租房、守好樓道、守好家門”的六守工作,成為重中之重。在練塘鎮,面對181家企業復工前的返工潮,區級戰“疫”支援隊練塘分隊長、上海青浦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濤,帶隊在練塘工業園區內游走,出入人員信息排查、小區綜合管理、復工登記……樣樣在行。

長寧區北新涇街道始終與大型企業負責人保持溝通,積極宣傳解釋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錯峰上下班,幫助企業多渠道籌集防疫物資,確保有序復工。

美團點評原定2月10日復工。然而,員工基數大,同時復工可能造成人群大量集中,帶來安全隱患。北新涇街道進行溝通協調,最終,美團點評自願再延期一周復工。

樓宇管理方則加強與園區和樓宇物業單位的密切溝通,實時掌握樓宇內小微企業復工情況。督促做好出入口管理,科學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等措施,指導來滬(返滬)人員和企業復工信息排摸,並協助解決實際困難。對於沿街商戶,做好人員信息排摸,做好開業信息備案,建議餐飲和服務類企業推遲開門營業時間。

一片雲——服務企業要到位

2月10日正式復工前,對企業做好基層一線員工防控,上海提出明確要求。市經信委印發《關於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從做好企業復工准備、加強企業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出17條針對性舉措,明確要求所有復工企業,要強化基層一線員工疫情防控保護,加強上班入廠人員體溫測量、口罩防護檢查,並進行健康詢問,嚴控外來人員及車輛﹔每天實施體溫檢測全覆蓋,凡有發熱及咳嗽等症狀,應阻止其進入工作場所。

“對各區相關部門全市140多家工業園區、220多家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園區、生產性服務業園區,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說。

為更好獲知企業需求,“上海市企業服務雲”開展了2000多家企業的問卷調查和重點電話訪談,集中收集和處理了一批企業訴求。張英說,將充分發揮“中國上海”、“一網通辦”以及“上海市企業服務雲”作用,開設疫情防控政策專欄,建立企業了解政策的渠道平台,推動各項政策措施惠及全市各類企業。企業可通過這些渠道,進一步反映遇到的困難和訴求。

 

嘉定一家零部件企業食堂,員工就餐如高考考試。 嘉定區新聞辦供圖

目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80%以上開始復工,但居家辦公的員工佔約70%。“我們已經協調嘉定、青浦、寶山等14個區598家重點企業復工,涉及疫情防控企業248家”,張英說,復工企業正加班加點開展生產,逐步恢復產能。

在上海市金山區,山陽鎮工業園區內,10號開始上班的上海艾錄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保潔員周彩華,除了和其他員工一起接受體溫檢測、口罩領取、雙手消毒,還從公司領到護目鏡、塑膠手套和防護服,“公司考慮這麼周到,上班很安心。”周彩華說。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