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金山区委书记刘健:树立“被记住”的目标,朝更好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

2022年12月12日13:41 |
小字号

认识一个地方,往往从它的“标签”开始。金山区委书记刘健参与《2022对话区委书记》时表示金山将全力以赴抹去旧烙印、塑造新形象。

“在上个五年生态环境治理巨变的基础上,再用五年时间,实现发展环境的整体改变。”刘健希望,未来“上海湾区”活力、美丽、幸福的标签将被人们牢记。

视频制作:赵宏辉

1. 让金山被更好地“记住”

不久前,金山区委书记刘健在接待一个考察团时,提到自己多年前的一段经历。

“我在市经信部门工作的时候,曾参加过一次和英国政企对接的会,当时也有不少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代表在。那时候,大部分英国人都只知道上海,因此更愿意和我们这些来自上海的人交流,这也意味着相比其他城市,我们可能获得的合作机会更多。” 

因为这段经历,刘健在来到金山工作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次自己,“在提到上海的时候,人们会想到金山么?”

怎样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金山,更好地“记住”金山,这是刘健在做区域发展决策时的重要考量。

从一开始树立“被记住”的目标,这样在策略上才能更清楚知道,路该怎么走。

2. 海边的党群服务站

《2022对话区委书记》金山区的访谈地点选在了“上海湾区”城市沙滩党群服务站。步入这个坐落于4A级景区里的全市首家滨海党群服务阵地,会让人觉得冬季的海边也是温暖的。

一杯咖啡、一缕茶香、一曲音乐……刘健端起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说,金山要从这一杯咖啡、一个服务站开始,打造功能更综合、内容更暖心的党群服务新模式。

“你看我手中这个咖啡杯,它是搪瓷杯,是不是会唤醒我们儿时的记忆。杯子上这些金山农民画,是我们金山美的元素,当来城市沙滩玩帆船、马术、卡丁车的人们来这里歇脚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可以将金山的文化印在心中。”

金山还想通过这个海边“驿站”,让人们记住更多。

比如,空间上方吊着各种形态的飞机模型,寓意着金山的无人机产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旁边的宣传墙上就有展示。负责打造这里的上海金滨海文旅集团总经理胡淑华介绍,在组织部门指导下,这里秉承“党建+营商”双促理念,融汇了金山各类元素,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综合功能。

“全区的中心工作在哪里,群众集聚在哪里,党群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刘健说。

与城市沙滩党群服务站相隔不远的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在今年完成改造升级后也发挥了超出预期的作用。

面朝大海的主建筑,周边几幢焕发新生的老楼,再加上一大片中心草坪,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功能多元的空间。吃饭、健身、合唱、跳舞、书画、厨艺、展览、交电费,甚至是草坪婚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专属的对应空间。

让人们在“心头一暖”的同时,将金山的红色研学、文旅资源、产业特色、现代化农业“或深或浅”地留于脑海之中,金山的党群工作选择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人们记住。

3. 越来越多的“记忆点”

沙雕、烟花、啤酒、帆船、马术……如今说起金山的海岸,人们不再只会单一地想到沙滩和渔村,而是有了越来越多的“记忆点”。

刘健说,这些点汇聚在一起,就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幅快乐幸福的画面。

类似的画面在金山越来越多。朱泾的花开海上,漕泾的水库村、廊下的郊野公园……这些美得像画一样的景色散落于金山各处。刘健介绍,未来金山将更全面地整合辖区文旅资源,让金山的美被人们更牢地记住。

这阵子,上海乐高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洁就忙着跑遍金山的角角落落,以“犀利”的眼光寻找金山的最佳“记忆点”,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凭借乐高的名气,吸引一时人气不难,但要想将人们更牢地留下,能够"一来再来",就需要与其他精品景区做“拍档”,联手打造更强记忆。

“我们现在团队正在广泛的在枫泾、朱泾、廊下、亭林、吕巷调研,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资源对接,希望调研出一些精品的不同产品组合的线路,能够把来的客源消费留在金山。”陈洁说。

4. 要被记住的不只是“高颜值”

“好的易被记住,差的也易被记住。”

这几年,刘健一直反复提及金山要撕掉“化工污染、农村落后、远离中心”的旧标签,通过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强弱项,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和软实力,让“好的记忆”彻底覆盖掉“差的记忆”。

好的记忆,不只是“高颜值”。刘健说,高质量发展,是金山正全力以赴塑造的新形象。

“在转型发展过程当中,要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统筹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这份决心可谓壮士断腕。

以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为例,曾连续几年“闭门谢客”实施环境整治,累计清退企业一半以上,凭借锚定化工产业向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最终园区各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增,还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园区总经理程林介绍,撕掉“化工即污染”旧标签的同时,园区还通过收购闲置土地、盘活低效用地,提高集约利用效率,为转型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我们将一直坚持这样的战略定力,深信留得金窝在不怕没凤凰,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程林说。

去年,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在碳谷绿湾产业园启用,这一由市区两级政府和上海石化、东华大学等企业高校联合搭建的公共研发平台,短短一年间已结出不少硕果。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碳纤维研发工作的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认为,新材料产业将成为未来金山“被记住”的重要名片之一。“这个产品是卡脖子的,从国外是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不但要做黑颜色的纤维,我们还要做白颜色的、黄颜色的,这些高性能纤维都要在金山做。从材料的制造到材料的应用到最后终端产品,这样串起来以后就会引入千亿级的甚至更大的产业。”

刘健坚信,不断增加的“含新量”、“含绿量”,会让越来越多的优质研发机构和企业“看到”金山、“记住”金山,并向这片土地集聚。

5. 创造“标签”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

一个地区的风采,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塑造的。

“我回到上海第一件想开展的工作,就是加快交通、教育、医疗的配套建设。”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在京参会的刘健在返沪途中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将人心留住,才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朝着更好的方向一起走。

“金山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首当其冲就是医疗和教育,一个事关群众生命健康,一个事关家庭长远发展。”在刘健看来,抓好“公共服务”,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才能让金山被人向往。

今年金山成功推动了瑞金医院金山院区项目的正式签约,满足了金山人对三甲综合医院的多年期盼。金山医院创“三甲”、市六院金山分院创“三乙”等工作也都在稳步推进中,此外,与市六院、中山医院、同济医院、龙华医院等市级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

如今,金山的一个个校园更是成为路过就会被惊艳的最美建筑,为了加快优质资源导入,金山先后引进了金山世外、杭州湾双语等优质学校,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多了更好的选择,让打算来金山定居的人多了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活力湾区、美丽湾区、幸福湾区”,为金山创造这些“标签”的人,正在越聚越多。

(来源:话匣子)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