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闵行视窗

旧貌换新颜,​老街变身30万平方米高品质城市功能区

2022年10月25日19:33 |
小字号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近年来,闵行区以旧改为发力点,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如何啃下旧改这块“硬骨头”,解决困扰百姓多年的民生难题?颛桥老街旧貌换新颜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颛桥老街,要改

说到颛桥老街,不少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情结,快乐过、也无奈过。颛桥老街有着四五百年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颛桥地区的商贸中心,繁华代表着生活的便利,颛桥电影院、颛桥第一家超市都坐落在此,许多人快乐的回忆里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颛桥老街原貌

记忆中的颛桥老街似乎在发光,但它何尝没有黯淡的那一面?建造于上世纪中叶的的颛桥老街,因为房屋破旧、环境杂乱、卫生问题突出,老百姓苦不堪言。曾经老街上的居民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不能搬走的只能默默忍受着挨日子。

城市需要高质量发展,人民需要高品质生活。颛桥老街,要改!

改!怎么改?

闵行区单体最大旧改项目里

“最后的硬骨头”

2018年,颛桥镇推进闵行区单体最大的旧改项目——颛桥老街的改造,并全面启动相关征收工作。“颛桥老街要旧改了,我们心里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激动,老街的居民们盼这一天盼了近20年。”秀龙众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彩霞深有感触。

然而老街房屋属性复杂,既有农村宅基地,又有国有土地商品房和直管公房,还有众多企事业单位。此外,这里常住人口有5500余人,涉及居住房屋1573证(户),是名副其实的“最后的硬骨头”。

2019年,老街动迁进行中

骨头再硬也要迎难而上,在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悉心指导下,颛桥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两轮征询、居困受理、协议生效、房屋搬迁、现房入户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面前,为了确保居民利益,闵行区和颛桥镇多个部门深入调查,邀请各方专家“开门做方案”,仅补偿方案便修改了100余稿。在律师团队的支持下,颛桥镇创新提出“两次评估两次结算”方案,即由开发商先行支付预评估动迁包干费,形成净地交付前,再根据周边土地出让价格对当时楼板价进行评估和包干结算,以求无限接近市场出让价。

根据颛桥老街旧区改造创作的话剧《老街》,将老街旧改鲜活场景搬上舞台,绘就了一幅旧改人物群像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0年7月28日,颛桥老街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开工,这个过程中探索出的产权多样复杂的旧改“老街经验”,将为百姓创造安全、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30万平方米高品质城市功能区

有烟火气,有人情味

颛桥老街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将建成集居住社区、商业街区、公共绿地、教育资源为一体的高品质城市功能区,形成具有上海独特风貌的高品质住宅和颛兴路商业街区,成为承载城市能级提升、支持颛桥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随着颛桥老街的落幕,一座新地标在颛兴路沪闵路口崛起。作为颛桥老街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址新建的紫薇花园商品房成为颛桥地区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标杆,紫薇花园二期项目也已建成并全部售出,目前已进入三期建设阶段。

紫薇花园二期

除住宅之外,周边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颛兴路新建人行天桥已于去年完工,进一步连接起颛兴路与颛桥地铁站,方便周边群众,释放交通能力,桥下还有一片街心花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未来这里还将有一座崭新的幼儿园,老街内原本4个历史性建筑文物也将迁至校园旁,更好地传承历史与记忆,承载老街居民的乡愁。

老街居民乔迁新居

2022年,是颛桥老街谢幕的第四个年头,这期间,老街居民早已陆续搬进了不远处的新居,现代化的新建筑则从原先老街旧址上拔地而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未来正一点点变为现实。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旧街换新颜、家家喜搬迁的背后,正是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到点点滴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成可感的现实。颛桥老街的旧改,并不是颛桥老街的消失,而是在新时代里为它换上了新装,以一种更加适合老百姓需求的形式进行了“变身”,在发展与离别中留乡愁,为老街居民创造了一个有温度的未来。

(来源:今日闵行)

(责编:龚莎、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