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人"心归处"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
大漠敦煌唱起了吴侬软语,三危山上,走来了敦煌女儿。昨天(6日)下午,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在上海举办首映礼。沪剧艺术与敦煌莫高窟实景的结合,让观众不仅深刻了解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也欣赏到了莫高窟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珍贵镜头传递敦煌艺术治愈人心的魅力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由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还原了其在敦煌进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耕耘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在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之前,上海沪剧院“十年磨一剑”的舞台剧《敦煌女儿》就已大热,在北京、上海、西安、兰州、敦煌、武汉等地共演出80多场,获得观众的认可 。于是,也有人不解,质疑在如此佳绩之下,为何还要费心费力跨越几千公里,去到沙漠戈壁去拍这样一部电影?
对此,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导演滕俊杰用“这是我们的信仰”来作答。他表示,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文化家谱中绚烂的一笔。敦煌女儿则是上海甚至中国精神的缩影。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有着大漠戈壁的粗犷、敦煌洞窟独特的美妙,更有敦煌人的一种精神。”滕俊杰表示,电影《敦煌女儿》历时两年拍摄,主创人员尽心尽力,尽显真诚。
敦煌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果实,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从中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怀。
电影中不少镜头为敦煌洞窟的实景拍摄,极其珍贵。“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和指导下,把洞窟内的玻璃罩小心翼翼移走,连续几个夜晚,在专业指导下对洞窟进行保护性拍摄。”滕俊杰认为,这些珍贵镜头能让观众深切体会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敦煌艺术穿越古今、治愈人心的力量。
“莫高精神”也是沪剧人的“心归处”
拍摄电影《敦煌女儿》,是沪剧的一次大胆尝试。制作团队到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层楼、石窟等地进行实景拍摄。为此,从沪剧《敦煌女儿》到电影《敦煌女儿》,10年间,茅善玉9次亲赴敦煌“深扎”,这让她不仅找到了“心归处”,也从历代“敦煌人”身上看到了莫高精神的传承。她深感,在这大漠深处,是人的大爱和情怀,让大漠不再荒凉,让敦煌艺术、民族文化光照未来。因了这种情怀的熏染,吴侬软语也有了力量,沪剧艺术也因之更加丰满、更有深度。
相比较舞台艺术的抽象,电影艺术讲究写实。因此,一些在舞台上用唱词表现的动作,在电影中就得“实打实”去表现。
“大家会在电影中看到沙尘暴,那是真的沙尘暴来了,我们并没有用鼓风机。”为了拍出莫高窟考古工作者们的工作环境,剧组在大漠戈壁中“等风来”,但没想到等来了沙尘暴,“结果根本无法拍摄,沙子吹进摄像机会损伤镜头,演员眼睛都睁不开,一张嘴就吃一嘴沙子。”茅善玉感叹,“在凌厉的风沙之下,真正体会到了樊院长的不易。只有实景拍摄才能完整体现她的一生。”
让茅善玉更加印象深刻的是爬“蜈蚣梯”。建在崖壁上的莫高窟有些洞窟需要爬蜈蚣梯才能上去,甚至有四五层楼那么高。蜈蚣梯是软的,没固定,又很窄,爬上去摇摇晃晃。茅善玉坦言,自己爬梯的时候还是害怕的,心跳个不停。“但是一想到樊院长、那些敦煌研究院的老师们,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我就告诉自己,你不能怕,你只能往前。”
那些为了敦煌艺术而献身一生的学者们,则给了茅善玉更大的心理震撼。“在三危山下,有已故的数位莫高窟守护者的墓碑。他们‘择一事、终一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莫高窟。实地拍摄那一刻,当我戴着我白发苍苍的头套、画好老年妆,步履蹒跚,一步一步走向这些墓碑,跟前辈老师们对话的时候,更能体会‘莫高精神’,体会传承的意义。”
剧中的“莫高精神”也鼓舞着沪剧人不断创新,《敦煌女儿》中一些唱腔就借鉴了京剧、越剧,给观众带来新鲜感。茅善玉对此表示:“在新时代,如果不向前走,剧种原有的优势很快就会失去,所以要在传承艺术本体、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用浓浓的沪剧味道去塑造和呈现有文化品位、有思想内涵的好戏。与时代同行,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滕俊杰透露,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已经获得了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的邀约,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去到他们国家公演。“我想,这就是莫高精神和敦煌艺术双重奔赴所形成的中国文化的传播价值。我们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文化需要传播,艺术需要弘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