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最上海 苏州河”:上海旅游节,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曹玲娟
2022年09月20日17: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陶国樑在苏州河畔住了20来年。

9月17日,清晨的阳光晒得苏州河水波光粼粼,老陶跳下搭板,神采奕奕,根本看不出已是近七旬的老人。“以前都是从家里窗户看到苏州河,今朝坐上游船,感觉特别新鲜!”

坐上游船,换个角度看苏州河。范筱明摄

20年前,苏州河还是让老陶不敢开窗的臭河浜,历经多年的水质治理、打通岸线,如今,苏州河已是上海城里美丽又珍贵的水线。9月17日开幕的第33届上海旅游节,首日即推出苏州河水上航线开通试运营,幸运乘客老陶乘上游船,体验到不一样的苏州河。

“对市民游客而言,旅游的本质就是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遇到不一样的朋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方世忠感慨。

坚守美好,33年从未中断举办

两年多疫情反复,各大节庆活动纷纷让路。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背起行囊走向远方的旅游业,更是遭受重创。

金秋上海,2022年第33届上海旅游节依然如约而至——33年从未中断举办,这背后的艰辛与坚守,不言而喻。

从9月17日至10月6日,这个旅游节,不仅是上海都市文旅资源的大展示,也是上海城市形象的一次大宣传。

旅游节是上海都市文旅资源的大展示

旅游节期间,上海各区、市场主体精心设计了近200项主题活动,为市民带来精彩纷呈的文旅体验。首次推出“十大惠民游”精彩活动,包括红色初心游、沪郊生态游、新城休闲游、文博艺术游、科普工业游、街区建筑游、浦江亲水游、非遗古镇游、数字体验游、时尚夜间游等。广泛发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海派城市考古,让市民游客在城市漫步中,发现与众不同的风景。

坚守百姓美好生活,旅游节带来了超越物质的身心愉悦和精神富足。

对城市而言,旅游同样不可或缺。它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也是服务型经济的引擎。

旅游节首次举办“乐游云购917”促销活动,联合文旅头部企业和大流量在线平台,集中推出旅游线路、景区景点、节庆展会、演艺展览等文旅精品,做大文旅市场重振的“消费季”。同时,以旅游节大平台赋能,期待加快旅游业态创新、要素集聚和品牌塑造,形成一批“文旅+”和“+文旅”新精品。

正如方世忠所言,“旅游是一种‘向心而生’的美好行业。虽然今年以来,旅游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前所未有、远超预期,但我们也要看到,旅游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旅游之于城市、之于人民,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

深度融合,在变与不变中迭代创新

从祁连湾到上海造币博物馆,从梦清园到圣约翰大学旧址古建筑群……跟随旅游节的镜头,人们的视线飞越苏州河十八湾,尽情阅读苏州河流淌的城市故事。

旅游节首日最重磅的活动,当属“最上海,苏州河”12小时全媒体大直播。直播用12小时的长镜头全方位演绎苏州河水岸联动的生动图景,“最上海”黄浦、“海派味”虹口、“国际范”静安、“时尚风”长宁、“烟火气”普陀,苏州河沿河五区,各有气质特征,因苏州河串珠成链,绘出河岸联动的生动图卷。

苏州河蜿蜒流长

深耕旅游领域33年,上海旅游节,无疑也是行业发展风向标。

节庆活动的意义在哪里?各种菜单式内容提供是题中之意,更深层次的,是更多面向未来的行业思考。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前提下,旅游行业的恢复发展,绝不是简单回到从前,而是要着眼新时代人民旅游消费升级新需求、常态化疫情防控新要求,构建旅游行业创新转型和安全韧性发展的能力体系。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在旅游需求端呈现三大变化:一是旅游目的地从全球游向本地游、周边游转变;二是旅游方式从团队游向家庭游、定制游转变;三是旅游偏好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游、深度游转变。

旅游的内涵和方式正在重新定义。

旅游节组委会介绍,今年上海旅游节的年度主题是“最上海,苏州河”,就是要从上海最有优势、最有资源的地方出发,不断适应旅游业出现的新变化,锻造上海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上海旅游节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中国人看到上海,上海人看到乡愁。

在上海,每一条马路,每一棵梧桐,每一家咖啡馆,每一座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都是旅游的优势所在。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滨水可休憩,让城市有了更多“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

将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尚处于试运营第一阶段的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于旅游节开幕当天开通。

从普陀区的长风公园码头(临时母港)至黄浦区的外滩源码头,苏州河水上航线首期途径普陀区的昌化路码头、静安区的四行仓库码头,全长约17公里,直达时长约2小时。老陶是第一拨尝鲜的市民,而在游船停泊的码头,有更多市民好奇询问:“什么时候能坐呀?”

正所谓“你在船上看风景,岸上看你是风景”。

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开通试运营。范筱明摄

运营方介绍,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后续将依据河道、水文条件,对游船和航线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压力测试,根据试运营的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适时将苏州河水上旅游产品陆续推向市场。

旅游,让更多市民共享人民城市的建设成果。

有市民这样描述苏州河,50年代是“淘米洗菜”,80年代是“鱼虾绝代”,现如今是“人见人爱”。带来这种变化的,正是上海“一江一河”民心工程的大力推进,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的全线贯通开放,实现了还岸于民、还水于民。

而苏州河宜人的尺度、多元的功能、深厚的文脉、优良的生态,都使得其具备建设世界级滨水旅游区的条件。“作为文旅部门,我们有责任、有使命,以城市推广的方式,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苏州河漫游细品中,望得见水、触得到绿,更好品味城市历史、享受城市艺术。”方世忠表示。

客观来看,这也是疫情倒逼旅游供给侧改革,将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去年,上海旅游节破圈迭代,首次设立了“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年度文化主题。今年旅游节再次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推出“最上海、苏州河”年度主题,就是要更加彰显都市旅游的特色,构建“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人人共享”的都市全域旅游图景。

据悉,10月6日旅游节闭幕当天,还将创新发布都市文旅“最上海”指数,以期进一步通过旅游引导消费,促进经济振兴,增添城市活力。此次评估,多区推荐参选的沿江沿河“潮玩地”点位总数达 300 多个,涵盖了老建筑、 网红新建筑、美术馆、书院、生活馆、咖啡馆、创意园、夜市、商业中心等多元主体。这一批高质量文旅打卡点无疑将展示出上海的城市软实力,展现出上海独有的城市风貌和审美姿态。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