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今天上海第15次试鸣防空警报,公共课堂拉响居安思危的“上课铃”

2022年09月17日09:08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上海市每年在9月份第3个星期的星期六,即全民国防教育日,举行防空警报试鸣。

今天,2022年9月17日,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也是上海市举办全市防空警报试鸣的第15个年头。按计划,上午11时35分至11时58分,上海试鸣防空警报。

当晚18时20分,上海教育电视台推出《公共安全课堂——人防篇》,邀请上海市民防宣传教育中心邵雯俊老师,教授小朋友和家长增强国防观念、提高人防意识、普及人防知识、提升人防技能。

人防和国防有什么区别?据课程介绍,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记者了解到,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概括起来是“鸣”、“走”、“藏”、“消”4个字。

“鸣”:是指鸣放防空警报。

什么是防空警报?防空警报分为哪些类型?防空警报信号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人防课程一一介绍。

“走”:是指人民防空疏散。

在听到防空警报后,首先要做的是紧急疏散,迅速有序进入民防工程掩蔽。那民防工程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快速找到最近的民防工程呢?课程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校园里的民防工程,并探寻民防工程里都有哪些防护措施。

“藏”:是指人员物资掩蔽。

课程中,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民防工程里的三防设施:工程密闭设施、洗消设施和滤毒通风设施。此外,当空袭来临时,附近没有民防工程或者来不及进入民防工程,也可以利用周边的大型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地下隧道等兼顾设防工程进行掩藏、躲避。

“消”:是指消除空袭的后果。

空袭结束后,人民防空部门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损失和迅速恢复秩序。主要包括扑灭火灾、消除核生化沾染、抢救受伤人员等,保证城市生产和生活的相对稳定。

(责编:王文娟、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