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江一河”“金角银边”成为运动新空间,“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不断完善

体育融入生活,申城“处处可健身”

2022年09月11日10:0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2012年1月,一场关于“体育生活化”基地的头脑风暴在杨浦区殷行街道展开。彼时,“体育生活化”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概念,与会者畅想着“体育生活化”该是怎样的模式,未来如何更好地为市民健康服务。

2022年9月,黄浦江、苏州河畔,晨练夜跑的身影川流不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大小不一的运动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离家不远的乐活空间里,老年人有了专属的健身房……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四成,高于全国的37.2%。

十年间,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涨”了,从2012年的1.67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2.44平方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运动,体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不断完善,都恰好回应了十年前的那个问题。

“一江一河”的底色

上海先后贯通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一江一河”串珠成链,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公共体育空间。如今,漫步杨浦滨江的5.5公里岸线,百年沧桑的工业遗存与方便惠民的健身设施相互映衬,每天都有络绎不绝来此运动休闲的市民和游客,“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

最美的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绿道)起于南浦大桥,止于卢浦大桥,全长3000米。自2017年建成以来,步道就成了上海马拉松赛的必经之地。步道沿途还设置了卫生间、免费饮水点、健身冲淋点、休息座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跑友使用。

普陀区拥有中心城区最长的苏州河岸线、最多的苏州河河湾。岸线全长21公里,约等于半程马拉松的长度,“半马苏河”的别称也让它自带体育属性。普陀区充分利用“半马苏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设了中央篮球公园、苏州河沿岸亲水健身步道等设施,成为市民体育锻炼的新地标。

“1263”是属于苏州河静安段的数字密码,“12”代表静安段有12座桥,“63”代表静安段岸线长度为6.3公里。今年的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家庭亲子运动会,一场“数字密码挑战赛”让市民用运动打卡的方式,走过乌镇路桥、西藏路桥、浙江路桥、福建路桥……重温苏河百年发展变迁的历史文脉。

“一江一河”滨水岸线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健康休闲生活的重要载体。沿线各区段设置的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足球、篮球、羽毛球、滑板、攀岩等嵌入式体育设施,为滨水岸线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城市挖潜”的重彩

当城市空间越来越密,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场地需求,上海探索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挖潜,给体育场地做加法。

承载着几代上海人体育记忆的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上海游泳馆“三件套”,正在华丽转型,成为市民共享的体育新地标——徐家汇体育公园。 今年2月1日,综合馆“万体汇”率先试运营,33片羽毛球场地大大缓解了上海羽毛球场地长期“僧多粥少”的困局。改造后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举办一流、群众体育活跃、绿化空间宜人”的市级公共体育活动集聚区,惠及千家万户。

以往每年都要出国潜水的李小姐,今年夏天在上海找到了好去处。位于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的S10国际潜水运动俱乐部拥有全上海唯一的10米深池,足不出沪就能体验潜水的快乐。作为上海首批“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之一,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已经入驻30个体育项目,成为上海首个以体育文化为主题产业的创意园区。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厂房、仓库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运动中心,也是上海近年来增加体育场地面积的突破口。

既有高大上,也有小而美。上海探索利用各类闲置用地、建筑屋顶、高架桥下等城市“金角银边”,支持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体育设施。普陀区中环篮球公园、长宁区北翟路中环桥下动物主题运动场、黄浦区滨江滑板极限公园、徐汇区美罗城屋顶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吸引沪上体育爱好者纷纷前来打卡。

建市民身边的场地,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已连续多年在市民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前茅。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累计建成各类市民健身步道(绿道)和骑行道1954公里、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7556个、市民球场2714片、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669条、社区市民健身中心101个、市民健身房186个。

“社区功能”的点睛

2021年,《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个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专项计划。不仅解决“去哪儿健身”的问题,更精准关注“老年人去哪儿健身”的问题。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42.2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3%。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83.88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5%。高龄老人数量逐年增加,提升了养老服务需求。

2021年6月10日,上海市首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正式揭牌。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本市已建成40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累计服务超过100万人次,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上海之所以能领全国之先,首创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源自一家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2014年,经销传统健身器材的尚体健康科技,转型主攻老年健身市场。因为企业负责人看到老年健康市场“鱼龙混杂”,一些打着销售保健产品旗号的不良商家,让许多老人血本无归,“我们想打造一个真正的‘健康家园’”。

2016年,静安区大宁路街道联合尚体健康科技公司,在粤秀名邸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设了全市第一家嵌入式社区老年人“体养融合中心”,首创“乐活空间”的概念,并在其他区推广。公建民营、采取免费或低价收费(99元/月)的服务模式,“乐活空间”让老年人体验到家门口的专业健身服务,老有所养、动有所乐,完善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未来,上海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还将更加便捷——社区居民步行5分钟可以抵达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市民健身步道等小区健身设施,步行10分钟可以抵达市民多功能运动场、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社区足球场等专项化健身设施,步行15分钟可以抵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都市运动中心、体育公园,以及市、区级公共体育场馆等综合性健身设施,营造“处处可健身”的城市环境。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